第十三回 还有真的(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725 字 2019-09-16

李民有些疑惑,若是这个时候,就把黄信拿了,是不是施老先生的水浒路线就断了。

不过,此时黄信什么罪过也没犯,李民也不是什么正管,现管之类的行政人员,虽然身份显赫,可凭白的抓拿一个兵马督监,却也是不象话。也更不可能。

何况,若是想阻止水浒事件生,那也应该别让晁盖他们把梁中书得生辰纲截了。毕竟,没有了晁盖截生辰纲,自然也就没有宋江通风报信一说,后手的一系列梁山好汉,也就都不用受宋江牵连,被逼上梁山了。

只是,李民如今受封二龙山,根本没理由绕路去护卫蔡京地一份寿礼。而且,梁山好汉们,相对他李民的神霄法师计划,也显得微不足道。再加上李民对蔡京地不满,更不愿为蔡京出力。李民自然也就没管梁中书生辰纲的事,李民没有那周军的荐言,派人去抢那生辰纲,除了李民瞧不上那点小钱外,也是李民给梁中书一些面子了。

故此,李民先前没有对梁中书生辰纲可能失窃的事件采取措施,避免梁山举义的生,此时自然更不会对黄信有什么小动作了。

只是,李民却禁不住问道:“慕容知府,贵府可有一个清风寨?”

慕容知府笑道:“国师果然博闻。连我这青州道小小的清风寨,都能知晓。果然神通。我这青州道,却有一个清风寨。”

“那清风寨可是何人镇守?”李民继续求证道。

“正知寨刘高,副知寨花容。”

李民暗中点头:却又对了。看来这些好汉的关节处,却是不假,只是许多传闻错了。却又可做参考之用。

而那慕容知府,闻听李民问这些。却以为李民关心当地治安。这慕容知府,虽然是依靠妹妹的势力起来的,平日里也是欺压百姓,想法捞钱。可官面上的一些文章,还是会做的。更怕李民觉得这里治安不好。传了出去,上达天听,坏了他慕容彦达的政绩。

故此,慕容彦达连忙向李民试探道:“国师何以打听着清风寨?”

李民无所谓的说道:“我久闻这青州地界不太平,山匪众多。故随口问问。”

慕容彦达闻言,却更是心惊。连忙培笑道:“国师听差了。我这青州道,向来太平,那来的许多山匪。不过,我这青州道,恶山众多,藏匿个把山匪,却也难免。我青州兵力有限。守土有责。却也难以逐山扫灭。不过,您但请放心。我已命了黄督监,日夜操练兵马,只待兵马娴熟了。不日即将荡平贼寇。肃清我青州全境!”

李民微微一笑。暗自盘算:我盖我的清福宫,这青州的盗匪,却是与我何干?

不过,李民这话,自是不会和慕容彦达说的。而慕容彦达随后责令黄信剿灭山贼,那却是后话了。

而稍后,慕容彦达给李民办理手续时,看到原本的清泉岭,竟然成了二龙山,而且还把周围的荒地,以及周围七个大村落都划归了李民。

慕容彦达却也不由得羡慕。要知道,他慕容彦达,身为青州知府,那几乎就是青州的土皇上了。可就这样,他私自扩充的养职田,也不过才一百多顷的地。而且还没成一片。可如今人家李民,那可是整整齐齐的一座山,再加上周围的荒地。那得是多大的地方啊。这可开出多少好田啊。

慕容彦达很羡慕。这让李民的虚荣心,越的小小的满足了一把。

不过,慕容彦达随即给李民交的底。却让李民有小小的不满。

却原来,那清泉岭,也就是现在的二龙山,原本山脚下,却还有着二个村落。只是几年前,扩田所闹得,有许多的歹人,进了山,当了强盗。这帮人,不适生产,过着有今没明的生活,每日里只求醉生梦死,日日向山下村落勒索。索求无度。那些村落应付了皇差,再应付他们,实在过不下去了,却也都跑了。光剩下些老人,却也被那些山贼祸害死了。几个村落都荒了。而那几个村落荒了之后,那些山贼没有了吃贡,这才又都跑别的地方去了。

要不然,李民如今封邑里的村落还多。慕容彦达虽然说的隐讳,可却还是让李民听明白了,李民自然有些不满。

只是,再不满,那也已经成了既成的事实。不满也没用。而李民办完了手续。却是还要到那几个封邑的村落看看。毕竟那今后就是他李民的村落了。那些庄头,里正换不换,都是要巡视过问一遍的。最少,也要让他们知道今后他们的税钱要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