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回 五雷轰顶后的烦恼(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686 字 2019-09-16

说实在的,无论是徐知常,还是黄裳,那绝对都是特例,徐知常和黄裳,全都是有着几十年的基础,稍经点播,自然厚积而勃。即使连李民,也是对他们怎么领悟的,也是不摸门。那就更别提是给别人做教案了。

故此,虽然此时的李民,真是有心想将自己领悟的这些东西,归为一门学科,并广为流传,扬广大。甚至并为此组建了清福宫培训班。可这些学问,那却绝对不是想教就能让人明白的。

李民能走到今天,除了懂一些电,脑子里东西杂,想法多之外,主要的还是靠了林灵素贡献出来的《五雷玉书》以及徐知常贡献出来的《惑心》。可见,在李民之前,有真本事的人,多了!

单看这些人能写出书来,就可见这些人也全都是有心把学问传下去的。可他们为什么失传了?没别的,就连李民这个知道万事要归纳总结,基础理论要系统化的,在领悟这些东西后,都不好教给别人。那些古人就更别说了。外人看不明白,无法模仿,最终也只能留于传说中了。

可就像科学中的高端学问,如量子力学等,如果没有一定的物理化的基础,普通人听起来,就像听天书一样。李民如今领悟的这些东西,却也都是高端的学问了。可这学问的基础,却是连李民都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知半解的摸索,他怎么系统的教给别人?

而且,精神上的东西,更是比物理化还要虚幻。甚至是唯心,根本摸不着,碰不到。没有任何的模板可借用,就算李民现今归纳总结出来,却也只是让人听的状似明白,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才真是明白的,就是明白了,不明白的,怎么理解,依然是不明白。没有激出异能来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异能是因何而存在。而激出异能的人,却也是只能炼,而不知道因为什么来的。

甚至就连李民这几个徒弟在李民的教导下,练出来的功法,也是个人个样,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可言。

李民若是想彻底归纳出一门学科,估计没有个一二百年,没有个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那却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李民现在虽然因为不断的修炼而对这方面有了些兴趣,可李民的本志却不在此。

修炼!只是保命的手段。

自我提高。只是为了增加在这个时代保命的筹码。

尤其是现在,在这金国即将崛起,中原百姓即将遭受大劫的时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他李民国师的名望越高,其责任却也是越大。反倒不如他当初默默无闻,无牵无挂了。当然,李民当初若是选择默默无闻。也许早就不知被哪个山贼劫杀,死在哪个角落里了。

毕竟,越是默默无闻的人,越是没有话语权。太平盛世,熟悉的环境还好一些,大不了就是平凡一些罢了。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默默无闻的人,却只能是被排挤的一个。乱世,则更是被牺牲的一个。如今的山贼,却是不敢动什么名人,名人牵扯的多,一个不好,就引来官军围剿,而默默无闻的外乡人,别说一个,死上千八百,却有哪一个过问?

在这些怀着各种目来人的如潮马屁中,却是让李民小小的感慨。

只是,若只是马屁,李民虽然听得多了,却也还能忍受。绝不会烦。毕竟千穿万穿,马匹不穿。有人拍马屁,李民这个现代大忽悠,却也是不惧的享受的,最多,也就是牺牲一点点修炼外丹的时间罢了。这点时间,李民却还是荒废的起。

只是,这些拍马屁的人,之所以拍李民的马屁,根上却是来求长生的,求神通的,甚至还有有求孩子的,拉关系的,却是没有一个是单纯来追星的。

这就让李民有些烦不胜烦。那些求神通,求道的还好,就算教不了,忽悠个一两句,来个缘法,也总能应付了。可求孩子,那可是要见真章的。他李民又不是送子娘娘,怎么可能各个都灵。而至与拉关系的。更是没有一个李民想要的。这些人,只会打他李民的旗号拖后腿,坏他李民的名声,有用的,却是不会来拉关系的。

故此,李民真的是很烦。而更烦的是,若是不应付这些人,指不定哪里就会出差错,这就更让人烦了。何况,就算李民是国师,也还总有一两个连李民名号都应付不了的人。这就更让烦了。

这不,今天一大早,这不就来了一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