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同窗反目(2 / 2)

文立。

蜀中四子之一,曾经排行第四,不过现在是谯周的第一红人,座下大弟子,经常性的代师讲课。

杜轸等人的学业成绩如何?最终还要看文立的批阅。这也难怪文立一出现,众学子就连忙假装小解跑了个无影无踪。

陈寿见文立发难,脸色一正,道:“文郎中,这话从何说起,李密之事,有其交待的叙述记录,这铁证如山,如何是我害的他?”

“铁证如山。哈哈,严刑逼供之下,谁能挺得过去。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陈寿,你这些话留到朝堂上对诸公说吧,老师今天有事,不想见你。”文立冷冷一笑,对着陈寿摆了摆手,神情轻蔑。

天府学宫的学子,也不尽是一派。

陈寿代表的是寒门,文立则是豪门出身,两方学子由于出身不同,对时局、民生、朝政的看法也有不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然的学术分歧。

景耀年间,随着陈祇的掌权,蜀汉的朝政渐为豪族所掌控,寒门小族子弟出头越来越难,陈寿虽有学识,但上面无人,也只能被贬外放,到姜维军中当一名主薄。

文立有意发难,跟随他的学子也有不少,陈寿初来乍到,没有什么人支持,在学宫这里势单力薄,僵持了一个时辰后,陈寿见天色渐暗,谯周始终没有出来的意思,也只能无奈的先找个地方歇息。

在陈寿转身离开的时候,他还不知,在学宫的问楼上,一双曾经熟悉的长者正带着复杂的神情注视着他。

而在陈寿离开之后没有多久,学宫中杜轸等人悄悄的聚集到了一处,对于李密是不是魏间他们没多少兴趣,但赵广赵阎王这个人,却让他们有了想更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不同于姜维那样传统的、只知道统兵打仗的武将。

不同于碌碌无为,只知道躺在父辈余荫下享受的元从后人。

起于行伍,发于危难,孤军断后,以弱击强,困境中取得大胜,这些事迹真真实实的发生了,也不是文立等人想抹杀就抹杀的。

学宫门口,在陈寿和杜轸等人讲述时,还有一个准备进学的学子也停留倾听了良久,随后默默的转身离开。

这个叫范元的年轻人,现在还不显名,在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他倡导的天师道教义、在蜀中青城山一带被民众广为传唱。

范元,后来被世人尊称为范长生,蜀中八仙之一,谯周苦苦寻找的长生术《道德经注》、《周易注》,都可以在范长生的著作里找到。

至于能不能真正长生,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范元活的够长,从历史记载来看,他共活了一百岁,也就是一个世纪。

蜀中风云动。

杀戮果断赵阎王、白马银枪赵元忠。

哪一个才是赵广的真面目。

随着江油关一场大捷,赵广的名字,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