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八章 王濬投降了(2 / 2)

王濬怕老婆的名声早就世人皆知。

徐氏心忧弟弟徐武的安危,必然会劝说王濬归顺,这小舅子劝姐夫的好戏,要是不用起来,那岂不是浪费。

而且,有这一层姻亲关系在,王濬就算不降,司马炎也不会再相信他,羊祜那里也是一样。

徐武很快就被带到上庸,在城门外,徐武在接受了赵广游说王濬的命令后,也是好好的准备了一番,要在王濬面前演一出好戏。

一整天时间,徐武在上庸城下表演的很逼真,一会儿哭,一会儿喊,不是叫姐夫,就是叫姐姐,看他的样子,悲惨的无以复加。

王濬在城内,也是水深火热。

原因就是夫人徐氏心疼弟弟,给他下了最后的通谍,要么开城门投降,要么出城解救徐武。

这两个选择,对于王濬来说,其实就是没有选择,他要是打得过赵广,早就出城了,还用等到现在。

至于投降?

行不行。

当然行。

“夫君不在的时候,还有蛮兵闯进府内,要想沾污我的清白。”徐氏见王濬低头不语,终于拿出杀手锏来。

在徐姜拿清白威胁、又是雨打海棠的哭诉下,王濬从犹豫到心动,用了不过稍臾的功夫。

王濬仰天长叹一声:“叔子,此时势所迫,非我王士治负汝矣。”

叹毕,王濬脸上露出黯然神伤的表情,无力的摆了摆手,示意李毅、何攀等亲信与城外联络,商讨献城事宜。

李、何两人见王濬屈从,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们两个跟王濬的时间不短了,王濬什么脾气性格也摸了个七七八八,在他们看来,这王使君怕是早就想降了,却还要惺惺作态一番,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两人草草一商议,最后决定何攀为使者,到城外洽谈,何攀是蜀郡人,在汉军中总有老乡可寻,叙话起来比较方便。

赵广在汉营中得到城中使者何攀到来,本有些不快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这一次攻伐新城三郡,开始时相当的困难,武关道被堵,姜维一军不得不深入到晋国境内,以攻打洛阳的冒险行动来吸引晋军主力。

姜维在撤退的过程中,更是付出了无当营张护雄所部全军覆没的代价,幸好,随后的战事都在赵广的预料之中,进展的很顺利。

王濬虽然也是西晋的开国名将,但毕竟已经六十多岁,不复年轻时那种气盛决绝之势,在面临真正的决择的时候,显得有些瞻前顾后,这给了赵广围歼新城三郡守军的机会。

赵广与何攀的面谈没有什么可以多讨论的,唯一有变动的,就是归顺之后王濬及何攀、李毅等人的安置。

在这个方面,赵广显得很大度,王濬这样的文武全才,弃之不用那是不可能的。

但若是留在新城三郡,与荆州的羊祜对垒,王濬必定不愿,在一番思量之后,赵广决定把王濬调到上郡一带,与傅佥一道,负责起大汉对匈奴、鲜卑及诸胡的事务。

与诸胡的战事,是外战,赵广相信王濬会发挥出全部的本领来。徐武也跟着一起去,寒冷的北方对其他人来说,会很不适应,但对于出身于燕地的徐武来说,则是如鱼得水。

何攀、李毅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治政经验,需要的是下一步的积累,赵广将他们安排到了长安,也让他们先开一开眼界,找到自己的长处,再考虑哪个位置更合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