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欲仿安史(2 / 2)

“陛下如此重武轻文,实在不合治国安民之法,有史为鉴,历朝历代当中,赋予武将太大的权势,都终将会被反噬。”</p>

“汉朝的梁冀、何进,魏朝的司马昭,唐朝的藩镇节度使,以及本朝的悍将蓝玉,不是专权擅政、扰乱朝纲的奸臣,就是祸国殃民、目中无人、起兵造乱的反贼逆臣。”</p>

“这一切都源头,不都是武将势大而造成的?”</p>

“陛下难道不知这些旧事乎?莫非要重演前朝的悲剧?”</p>

“历朝历代,无一不是天子坐朝,文臣治国,武将只管领军打仗即可,陛下以军队的形式接管地方城防,并剥夺当地父母官的权威,纵观历史,可有其先?”</p>

“陛下此举,岂不是在效仿唐朝的藩镇制度?”</p>

“如此纵容,不出十年,我大明朝岂不又出一个安禄山、史思明?”</p>

这是官员最擅长的技能之一,把历史旧事拿出来说,用来吓唬现在的最高统治者。</p>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阳谋,依然有无数的皇帝中招,毫无反驳之力。</p>

崇祯皇帝就被这样吓唬过,崇祯十六年时,明军在松山与满清决战,结果大败。</p>

九边及京师最后能打的军队全军覆没,只剩下王朴和吴三桂这两个逃将还剩了点残兵败将。</p>

而在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匪首东山再起,起义军的势力达到顶峰,起义军一路攻城掠地,开封、洛阳、西安等重城相继沦陷,中原之事已不可为。</p>

崇祯皇帝想要南迁至南直隶再图中兴,可自己根本不敢开口,只能暗示一个年轻的低品级官员来提。</p>

结果在在朝堂上刚一开口,就被以光时亨为首的一干人等狂喷,妄图苟且偷生的崇祯皇帝,坐在高位上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眼看着最后一个愿意为自己说话的忠臣,被群臣口喷而辞官,毫无作为。</p>

过了不久,崇祯皇帝提议让太子前往南京,以防京师不测,又是这个光时亨带头反对,将唐朝肃宗旧事拿出来说。</p>

一向毫无主见,又刚愎自用,极为看重权力的崇祯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吓的他当时就慌了神,当即决定提议太子南迁的讨论会就此为止,再也不提。</p>

结果就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大明朝正式宣告灭亡,他自己倒是留下一句话,说什么朕没错,错的都是群臣,都是他们误了朕的大事。</p>

说完这句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后,他自己倒是上吊自杀,一了百了了。</p>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甩锅,他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都还没有想明白,大明朝为何至此,大明朝为什么会灭亡。</p>

然而就是这么一句甩锅的话,加上他那自杀殉国的气节,瞬间将他的形象提高好几个档次。</p>

可实际上,他在位期间干的那些事,简直犹如猪狗,就算他是太平盛世的皇帝,一个鼎盛的王朝交给了他,以他的智商和才能,也未必不会和隋炀帝一样,败家害民。</p>

可他的三个儿子,却被他给害苦了,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太子,大明朝的正统继承人,从此消失在了世间。</p>

事实证明,皇帝就不能怕事,尤其是在臣子面前,不容置疑和挑战的权威,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敢于直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