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贵闲病(2 / 2)

麻雀宫女 杜蓝 4168 字 2019-08-17

“有劳。”张辅良说道便弓身进去了,二人也跟着一并进内。

明月小公主一向体弱多病,昨天受了些风寒虽然已经稳住病情,但整个人还是怏怏的病着,身子不太爽利的躺在床上静养。

宫中下人宫女的配给都是遵照个位主子的品级,因为小公主的生母及养母都属妃嫔品级,所以小公主未嫁之前配给宫女六人(注一),除去钱小米之外还有四个小宫女是当初入韵淑宫时另调派过来的,平日里也多是做些打下手的功夫,这时便留了两个在房里听差。

“公主,你今儿个可觉得好点了?还有哪儿觉得不太舒服?”见躺在床上的小公主浅声咳嗽不停,张辅良一边帮她诊脉,例行问道。

“没什么,就是身子乏得很,觉得有些气闷。”在厚厚的被子覆盖下,苍白无力的小公主想了想,这才有气无力的回答。

小公主的脉案一直是张辅良跟进,所以对小公主的情况再清楚不过,听了会儿脉心里有了计较这便马上提笔开方,然后便是些惯常交代注意“保暖、静养”之类的嘱咐。其实小公主的身体大家都很心里有数,就是体弱底子薄一直都是大病少有小病不断,这次便是“偶感风寒”所致,所以那方子和钱小米之前用的都是大同小异。不过因为小公主身份不同,用的药材自然也是名贵一些。

太医院士是专门皇帝后妃及龙子凤女们所设的医疗机构,宫里规矩但凡御医在宫中为贵人们请了脉开方用药,传诊宫眷的名位和应诊医官的姓名,都须按规定登记簿册,以备查考。所以张辅良开好方子命随身跟着的小太监将方子先送回太医院作记录,然后不忘提点钱小米等人平时在照顾小公主时要多多注意的地方。

“明月公主这是体虚之状,先吃一副药将身上的热退下去,待身子好了些我再为她开些温和的补药,将这几天亏损的精血补回一些。公主气血不足乃胎内带来的病症,得十分小心照料慢慢调理将急不得,平日里若天气好也可多到花园里走动走动,这样对公主的身体也有好处。”他说得很委婉,言下之意小公主并没有什么要紧的病就是气血太弱。

他在太医院里资历还浅,当然还不能为皇帝太后太子他们看诊,多是为后妃金枝请脉。时间久了也知道这些贵人们平日里锦衣玉食高床暖枕,多得不过是富贵闲病。小公主生来就气血不足,但一直调养多年仍没有多大起色,心知亦与宫里女眷太过养尊处优有关。但他总不能让小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也如同民间的寻常百姓丫头那样肆意瞎跑。只委婉的暗示钱小米她们待小公主身体许可的情况下,该多让小公主多活动活动筋骨。

其实这个倒和钱小米猜想的差不多,像小公主这样的身份从小被严格要求仪态端庄,连走路说话都不可太快太大失了皇家的体面。在这样的重重陈规约束下,小公主又怎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一味的靠珍贵的药物进补而没有运动,结果自然是陷进了越养越虚、越虚越养的恶性循环之中。

“张太医的嘱咐小米晓得了,自当记在心上,以后多让小公主四处走动走动。”钱小米心里也很为小公主的身体担忧,心想以后真的要多找机会让她多出去走走,别成天闷在房里没病也闷出病来。

“如此甚好,既然没有别的事,那在下就先行告退了。”太医院虽然专为皇家所设,但有资格为太医的大概也不过十至十五人(注二),要应付宫里的各色主子们也并不显得闲暇。而且宫里规定了太医们每隔几天就得为各位主子请脉,所以他们每日里都得在各个宫里走动,这给小公主请脉开了方,便要往别宫去了。

送了张辅良出院子,兰儿唤了一个小宫女去太医院,等医士将小公主的方子记录好便取药回来煎服,如此各司其事倒也利落得当。

忙了一夜也累了,这便安排的当值宫女小心照料,钱小米等都各自去休息。回到位于小公主寝室隔壁的房间,钱小米躺在床上也合不上眼,满脑子就是两天之后和“自己”哥哥见面的事情。心想虽然他这个哥哥每年就是和“自己”见那么一面,可终是相依为命的嫡亲妹子,若是让他看出什么苗头来那不是麻烦了。他会不会现自己这个“小米”和之前的有所出入,进而起疑心呢?

注一,分别是皇太后配给十二名宫女、皇后十名、贵妃八名、嫔妃六名、贵人四名、常在三名、答应两名(参考清代制度)

注二,太医院制度大体如下:院使一人,是该院行政及医疗事务的主管官员,左、右院判各一人,是该院的副主管官员,御医十至十五人,吏目十至三十人,医士二十至四十人,食粮医生、切造医生各二、三十人。(参考清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