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战河间(五)(2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966 字 2019-10-08

说话之人也是世家出身,他叫黄谷,字明德,乃是河间郡守王琮的幕僚,深得王琮信任,因为事关重大,所以被派到了范愿这里来。

“呵呵,明德兄说得不错,伪王高畅一向都是如此小家子气,就算他如今在乐寿的那个金城宫,也是窦建德建立的,在金城宫内,不仅没有寺人,就连奴仆也没有多少,也没有多少宫女,一点也没有大王该有的气象,连堂堂大王都是如此,下面的那些人自然不敢讲什么排场,大家都过得压抑的很,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才打仗的,结果,却不

旗鼓地享受,因此,暗地里对他不满的人极多,只是大的实力才不敢妄动而已,只要这次我们重创了伪王的嫡系部队,就算杀不了他,那些旁观的其他将领也会纷纷起兵反对他,毕竟,伪王的王位来得也不正!”

“是啊!”

范思辙接过范愿的话。

“我和明德兄一样也怀疑伪王高畅的出身,不相信他会是高颖公之孙,不相信他是渤海高氏的后人,如果他真是一个世家子弟,上台之后,颁布的那些政令就不会这般针对世家大族,按道理他应该更加依仗我们这些关东门阀才是,要想治理天下,就离不开士子的帮助,难不成还能依靠那些贱民,高畅的政令却对那些贱民有利,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本来就是贱民出身。”

说话之间,大家纷纷找了个位置坐下。

“不过,我们应该感谢伪王高畅那厮!”

坐下之后,宇文家的那个使者说道。

“要不是那厮出台那么多抑制世家大族的政令,也不会引得治下四处都是叛乱,同样,他也不该建立那个灵宝神庙,那些沙门善信至今都还记得北周抑佛之举,要想那样的佛难不再出现,他们就不会让狂妄到以自己为神的高畅改朝换代,这次伪王后方不稳,也多亏了那些沙门子弟帮忙啊,不然也不会这么顺利!”

“行了!”

范愿摆摆手,说道。

“我们没有必要再说这些,现在,还是该好好商量接下来该做什么?是按照原定计划进行,还是做点什么改变,决定好了之后,再由明德兄去向王琮大人禀告,务必让伪王不能活着回到运河以南。”

这个时候,大帐外突然响起了喊杀声。

大帐的帷幕非常厚重,隔音效果不错,不过,即使这样,外面的声音仍然很清晰地在帐内响起,帐内的众人面面相觑,内心大是不安。

一个亲卫从帐外突然闯了进来,他踉踉跄跄地向前奔了几步,他张大嘴,想说什么,然而,从嘴中冒出来的只是大量的血沫,他吐出大量的鲜血之后,倒在了地上,在他背后插着一根箭矢,箭羽几乎没入了体内,后背血迹斑斑。

“,这是怎么回事!”

范愿猛地抽出腰间的横刀,离座而起。

“或许,本王能告诉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声音在帐内的空间响起,声音不大,语速不快不慢,不温不火,然而,那声音就像霹雳一般在范愿耳边响起,他手一松,手中的横刀掉落在地。

“范大人,本王在这里等你许久了!”

大帐后面的帐篷早就被破开了一个口,一个人躬着身子从那个口子走了进来,他的身形巨大,满脸虬髯,正是高畅手下的头号猛将雄阔海。

雄阔海狠狠地瞪了场内众人一眼,双手将那个口子撕得更开了,一身银白盔甲的高畅从那里施施然走了进来,刚才那些声音正是出自他的口。

“你!你不是离开了吗?”

范愿指着高畅,不自觉地往后退去,直到背靠着大帐才停下,他的神情就像见到鬼一般,充满了惊惧。

“大军是离开了,不过,本王没有走,本王在此恭候范大将军已经许久了!”

范愿自以为自己的行动诡秘,却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察司探子的监视之下,当他的军队发生异动之时,那些消息早就通过秘密渠道传到了高畅这里,于是,高畅并没有随主力大军后撤,而是留在了七里井大营内,给范愿设了个圈套,等他来上钩。

在周围那几个空的营帐内,高畅事先已经命人挖了地道,将手底下的人掩藏起来,那些范愿的亲卫检查时只是匆匆瞧了一眼,自然无法察觉。

知晓高畅的大军已经离开了,范愿的心中升腾起了类似希望的东西,只要杀掉面前的这个人,自己也许就能扭转乾坤。

“杀!”

他大吼一声,弯下腰,捡起地上掉落的横刀,向大帐那侧的高畅冲去,在他的眼角余光中,他的兄弟范思辙以及其余的那几个人同时拿着横刀随他一起向高畅奔去。

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虽然渺茫,不过也值得一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