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当朝首牧与西施舌(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5074 字 2019-08-18

失望的神色一闪而过,张经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许久才微微颔道:“二十四就二十四,总不能让拙言太难做了不是?”

~~~~~~~~~~~~~~~~~~~~~~

待双方重新落座,沈默便将他写戚继光抄地那封信,双手奉给了张部堂道:“学生路过龙山卫时,戚元敬将军正要上书部堂大人,下官便顺道给他捎过来,敬呈部堂大人。”

张经接过那书信,撕开封口,当着他的面读一遍,玩味

“想必这里面也有拙言地心血吧?”

沈默在龙山卫住了半个月多,这是谁也瞒不过的,还不如大方地承认,便点头害羞笑道:“学生向戚将军求教来着,他觉着也不全是胡说,便将学生的一些看法加了进去。”

张经呵呵笑道:“拙言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被人家戚参戎当枪使了,以后可不要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地事了。”

沈默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封信由自己带来,上面又有自己的主意,无疑便挂上了他沈巡察的面子,让恰好有求于自己的张部堂难以开口拒绝,这恰恰是他主动给戚继光送信的目地所在……管你是部堂还是大帅了,想让我办事,就得也给我办事才行。

但张经非但不会为这个生气,反倒还会因此而放下心来……张部堂会觉着你沈拙言既然有求于我,自然会尽心尽力帮我办事的。其实本质上与沈默收下戚继光的金银是一个道理。

完成一笔不必言说的交易,张经果然放了心,却也失去了谈话的兴致。耐着性子询问几句沈默一路上的见闻,终于等到管家进来,轻声禀报道:“老爷,可以用膳了。”

张总督便起身笑道:“走,拙言,陪老夫吃饭去。”

~~~~~~~~~~~~~~~~~~

到了饭桌上,几盅小酒下了肚,两人之间地尴尬便消失不见,仿佛地位也那么悬殊了,感情上也亲近了许多,可见吃吃喝喝确实是增进友谊的不二法宝。

张部堂是福州人,府上地膳食自然以淡雅鲜嫩的闽菜为主,尤其是各种海鲜烹制地菜肴,占了餐桌上的主导,所以一桌菜特别讲究一个什么菊花鱼、太极明虾、白烧鱼翅、淡糟香螺片、清蒸加力鱼等等等,无一不体现这一点,与以醉’为鲜明特点的绍兴菜,正好形成两个极端。

虽然永远不会承认家乡菜不如人,但几乎是一吃之下,沈默便倾倒在福州菜的鲜香之中,连一直保持很好的吃相都险些不顾了。

见他赞不绝口,张部堂颇为自豪,亲自指点家乡菜的各种吃法。当一盘鸡汤海蚌端上来,张部堂便为他介绍道:“这是我们福州漳港所特产的一种海蚌,切成薄片,在沸水锅煮至六成熟后,再用你们绍兴酒做调料腌渍片刻。吃地时候淋以烧沸的鸡汤,现淋现吃。”说着一脸陶醉的赞道:“你看鸡汤清澈见底,蚌肉如水中芙蓉,看一看都是莫大的享受……吃起来更是极甘极鲜,余味悠长,就像品尝美人香舌一般。”说着突然笑道:“这道菜你们绍兴人是不吃的。”

沈默奇怪道:“为何绍兴人吃不得?”

六十多岁的张总督促狭的笑笑道:“因为这种蚌内有一块雪白透红地小**肉,常伸出壳外,恰如美人的香舌一般,所以有个雅名叫西施舌……看在老乡的份上,拙言还是敬而远之吧。”西施是绍兴诸人,张经便拿沈默的籍贯开起了开玩笑。

连徐渭都占不了沈默的便宜,张部堂显然是找错了对手,只听沈默先是一脸肃穆的朝那盘‘西施舌’拱了拱手,一本正经道:“西施姑娘,自从灭吴一战后,人们就再也见不到您的身影,本以为您已经在浣纱溪边长眠,谁知却还在福建海底漂泊,千年过去了,您肯定十分想家了。”说着一脸悲悯道:“现在请进小生的五脏庙暂住,等过得几日,在下便带您回到故乡。”

张经笑得前仰后合,只好请沈默独自享用这一盘鸡汤海蚌。

沈默一边享用这极脆极鲜的西施舌,一边好奇问道:“古来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贵妃、貂蝉,单单要说是我们西施地呢?”

分割

以上下面插几句。

恩,有必要解释几句。前面数章的度有写快,并不是着急什么地,主要是不想在郁闷情节上停留太久,影响了大家的心情……但抗倭是第一卷地大背景,一切官场斗争和勾心斗角,都要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如果我不写那些,大家就会觉着接下来的政治斗争是误国误民,狗咬狗一嘴毛,没一个好东西地,对很多人物的判断也失之脸谱化了。只有融合在这个大背景下,才能明白每个人的挣扎与抉择,明白在这个年代里,是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的。

所以不能不写,也能写的太淡,便有了那几万字的铺陈。

下面剧情将一直凝聚在官场斗争之上,因为主角是文官,也不是领兵的料,而且本书的重点是官场,至于抗倭战场,统统都会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