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 / 2)

纳妾记II 沐轶 3406 字 2019-09-16

本来他想写“杨”字,可想想又觉得太个人英雄主义,太骚包了,还是用大明的字号好一些。

定军歌,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确定了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因为他一直有一个梦,梦想着有一天,能带兵杀入东瀛,也来他妈地个东京大屠杀,男的统统死啦死啦的,女的统统花姑娘的有!

当然,他对这首歌的歌词略加了改动: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我们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大明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一支军队除了要有铁的纪律之外,必须处理好与民众的关系,使军队成为一支老百姓衷心拥护的军队,解放战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说,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靠的这种军民鱼水情,是千百万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在战乱的明末,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军队能否无往不利的关键。

要加强军纪,处理好军民关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出了非常全面的总结,而且是经过了革命实践检验了的,虽然最后一条不许虐待俘虏,与古代传统不相符,但这一条可以分化瓦解敌军斗志,所以决定保留,而且到时候也可以灵活掌握。

有鉴于此,他决定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引入作为军纪。并且将这首歌教给了团以上的军官,让他们下去交给将士们,必须人人会唱,不会唱的要打屁股。并鼓励将士们揭发违反军纪者,一旦查实,军法从事。

接下来是训练了,一支军队战斗力如何,取决于平时的训练。但如何训练军队,杨秋池并不在行,而且,八千人的军队也不能由自己一个人来训练,而且自己主要精力要放在弹药的制造上。于是,他决定先训练当官的,然后由他们再去训练当兵的。

他集中了把总(团长)以上军官进行培训,训练内容也想好了,将自己在大学军训时学来的东西用上,也就是操正步练军姿,目的就是通过队列训练,不断强化将士的组织纪律性,训练将士们服从命令的习惯。

如果军队能做到军令如山倒,那这支军队才能真正有战斗力。

另外,他让柳若冰帮忙编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枪法和盾牌刀法,自己学会之后,亲自教给这些团以上军官,再由他们回去教给下面的将士。

这两套枪法和盾牌刀法,虽然简单,却是柳若冰这绝世高手根据实战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攻击和防御招式,一经传授,全师将士都感到非常实用有效,对杨秋池又多了一份敬畏。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障碍训练,这也很重要,是提高单兵个人素质很有效的方法。

射击训练由于子弹很珍贵,所以只组织每人射击五发子弹,体会现代枪械的感觉就行了,平时射击训练用燧发枪替代。

新军的马术训练也很重要,主要训练战马习惯枪声和炮声,到时不至于马惊出岔子。

这些工作当然不是这短短十多天完成的,这十多天,他的主要精力,除了配置炸弹和子弹之外,还要监督兵营修建,建立军队建制,选拔军官等等,忙得不可开交,另外,还要部署探马四处探查敌情。

这一天,杨秋池正在初步建成的兵营里忙碌,护卫刘勇急匆匆跑来报告,说探马探到了紧急军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