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化干戈为玉帛(2 / 2)

明末烽火 水木四 4607 字 2019-08-18

在张军这一边,张必武心中有了决定,他不再犹豫了。他拔出了思召剑以对偏将,可是偏将根本就不怕,迎着寒光,倔强地高昂着他的头颅!

“对不起了!”张必武一声,他一挥动思召剑把偏将的人头给砍了下来。

“啊!”所有人都惊讶了,岑勇站了出来,说:“你这是干嘛!”禤建豪立即出来,第一时间就把岑勇给拦了回去。

张必武闭上了眼,他很无奈,有些时候,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他便是把头一扭,说:“走!去向吴将军请罪!”他一说着就大迈步而行了。

韩润昌便是一笑,他一招手,就跟着张必武一起去了。

岑勇看到这情况,他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的,禤建豪见状,他明白了,狼兵是留不住了,对于狼兵的出走,那么张必武的实力就会受到冲击,实力损失是在所难免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张必武便把尸体要扛回吴军之中,亲自去见吴三桂。王承恩也亲自陪同了,当然坤兴公主也跟着一起来了。

吴三桂的众将都是怒气未消,虽然他们见到了张必武所带来的凶手尸体,并且张必武还带来了钱财要给予死去的三个弟兄的体恤费,可是他们还是想要不依不饶的。

王承恩便说:“好了!各位,这是一场误会!请大家不要再以此事来生滋了!现在公主凤驾在此,要是惊了公主的驾那就不好了!”

吴三桂见到有台阶下了,他也知道清军就屯于宁远城外,他便以严肃的语气来让将士不准再生滋变。这些将士也就不再出声了。

同时,吴三桂在前段时间就已经是偷偷地见过了王承恩,告诉王承恩,张必武与他同驻宁远,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希望他能上禀皇上,要是能让张必武把军队开走的话,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吴三桂便把目光落到了王承恩的身上,王承恩自然明白了吴三桂的意思,他只是一笑,表示明白。

原本吴三桂想要吞并张必武的军队,现在形势有变,不能吞并了,不过要把张必武的人马给赶出宁远,从而让他独霸宁远。要是宁远有一支势力制约他,那么是十分不利于吴三桂的,吴三桂能肯定张必武在宁远是呆不了,怎么说他是客军,而吴三桂本部都是本地人是主军啊!

骆养姓当然得上前来参见公主,行礼后对王承恩说:“王公公,我们是不是启程回京啊!你可不知道啊!皇上因为公主的事伤心难过极了!要是见到公主安然无恙的话,皇上一定是高兴极了!”

王承恩便看看天色,说:“天色已晚,加上这一带都有清兵为祸,我看让公主离开的事还是要暂缓才行!先派一信使启奏皇上,告诉坤兴公主安然无恙,以慰天心!”

每个人都认为王承恩说的在理,于是便按王承恩所说的定下了。因为王承恩和骆养姓等人并不知道清军已至宁远城外了,要是知道,他们就绝对不会说离开了。

吴三桂便说:“据我的探报,有鞑子在宁远附近,我想鞑子是不是认为我们内讧从而想渔翁得利啊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击败鞑子!只是不知国雄你的人马是不是与我一同奋战呢”

很简单,只要能击败清军,那么宁远就能安全了,吴三桂能安心地在宁远做他的土皇帝。同时,他也因为立功,能得到皇上的褒奖。自然是想借助张必武之力了。

还有一点,宁远和张必武两军的将士心中有怨气,要是与清兵交锋的话,能让他们发泄出怨气,那时他们就会以一挡十,锐不可挡!

张必武一听,他就想到了要是能宁远大捷传来,崇祯皇帝见到坤兴公主平安无事,他就会龙心大悦,坤兴公主胡来到宁远来找他,连累到他的这一难关也就能度过了。

张必武的同意,这是吴三桂的意料之中的,他们立即做出了布置,以求能引诱清军来攻,从而把清军打得大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