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李定国败孙可望(2 / 2)

明末烽火 水木四 4790 字 2019-08-18

怎么说,这些人马中大多都是大西军的将士,大西军的将士才不想自相残杀呢!

而你孙可望明明已奉明朝为主,可是却又想要篡位,对永历帝的逼迫实在太过了!又诛杀了十八个极有声望的大臣,人心又怎么不失呢

十四万将士一致唾弃孙可望,人人不为所用,孙可望自然是要败于李定国的手上了。

孙可望的部将有不少人都倒戈向了李定国,似此,孙可望又怎么会不败呢

比如说同是张献忠义子,号为四王之一的白文选首先倒向了李定国,孙部左军主将马唯兴率部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归顺晋王!”

自此,军心全变了,孙可望已无胜算,他只能是带着亲信的五十骑跟着他逃跑。十万人马最后只剩下了五十骑,败惨了!

在孙可望的军中有一员偏将——岳志成!是的!就是以前那个在张献忠被射死时,跟在张献忠身边的岳志成。

岳志成一直遵守着张献忠的遗言,要把他的宝藏给最适合的人选。这个人选会是谁呢

当然首先选择的就是大西,可惜啊,大西余部,哪怕是张献忠指定继承人孙可望,也不可靠,不能把钱财给他。

而李定国本来是以为可以的,可是现在看看,他与孙可望都不能协调,对于清军似乎也跟不上张必武。

尤其是不识大局,居然听从了永历的诏书,回师来与孙可望相战,而且李定国就不杀孙可望,李定国应该想到要杀他,要是不杀他还让他逃的话,孙可望深知云贵内幕,要是投降了满清对于云贵二省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相反,张必武还真是雄才伟略,他的大局感非常好,也只有他才能把鞑子给驱遂出去。

何况为张献忠报仇的人不正是张必武吗他败了豪格,害豪格回去之后,被多尔衮加罪,从而处死了!至于射杀张献忠的雅布兰也是张必武所击杀,从而把雅布兰的人头送来,以祭奠了张献忠在天之灵啊!大西军的将士对张必武这么做是深怀感激的。

张必武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岳志成想到这个之后,他决定了,他要离开这里,要到河南去。

故在此大难之时,岳志成的到来将会给张必武带来极大的帮助,张献忠的宝藏会让张必武获得更大的帮助。

本来李定国还不想对孙可望赶尽杀绝的,只要他诚心悔过,还是能大家再一起联合抗清的?ahref="http://www.nnlnt.com"target="_blank">www.nnlnt.com墒敲挥邢氲剿锟赏《羌Τα耍什幌抡饪谄且ǔ鸩豢桑谑撬闩苋ネ督岛槌谐耄牒槌谐虢璞闯稹?br/>

似此,孙可望是真正地身败名裂了。李定国把永历帝迎到了昆明,表示以后会保护好永历帝。

只是李定国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一下子就全丢了,要不是孙可望这一件事的话,他本可以联系着张必武大干一场的,一切都成了画饼。

如今的结局,李定国知道只有是先保住贵州和云南之地,以伺机再次出兵了,毕竟有洪承畴和吴三桂的大军联合而来了,他出兵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孙可望把云贵的虚实全部对洪承畴说了,似此,洪承畴觉得应该乘这个机会,进攻云贵二省,消灭李定国和永历。现在满清的眼里,李定国已经成了张必武之下,最具威胁的人物,消灭他,那张必武就会孤掌难鸣了。

偏偏李定国却做好了要死守云贵的准备,这样会葬送云贵的,要是他以攻为守,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张必武一直都在探着李定国那边的情况,他知道李定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至于郑成功和史可法等也是被看得死死的,他们动弹不得,那就无人能救了。

而张必武呢多尔衮则是死死地盯着,根本就不给张必武离开的机会,蒙古这一边的铁骑也南下了,李岩正带着人马来抵抗呢。(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