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啥招都得用了】(2 / 2)

江山如此多骄 鲟鱼 3736 字 2019-09-14

苏代见范雎赞同这一观点,继续道:“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役,杀戮赵卒四五十万,这让山东五国充满戒心,而赵国民风豪放,更不可能接受秦国的高压统治,就算秦军最后攻克了邯郸,也难保赵人不效仿上党郡,赵国北方的疆土可能会被燕国谋取,东方的几个城池会归顺齐国,南方的领土会被魏国和韩国瓜分,秦国在付出了千万人的代价后,得到的却不过是邯郸一地,另外也加强了山东五国的团结,壮大了山东五国的气势,试问,这是秦国得到的利益吗?”

范雎不是没想过会出现这种结局,反问道:“那么依先生的高见又该如何呢?”

苏代肯定道:“我看不如这样,顺应形势,割取韩国和赵国的部分城池领土,保留赵国的存在,反正长平之战已经让赵国实力尽失了,怎么能让武安君的功劳再进一步呢?”

范雎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苏代此次来咸阳是为了什么,可他不得不承认苏代说的都在理,送走了苏代后,范雎沉默不语,心中非常的矛盾。

第二天,范雎前往宫中觐见秦王,他最后还是采纳了“朋友”苏代的建议,对秦王道:“大王,邯郸战事前景未卜,我军千里远征,一连两年多来民众辛劳,长期的担负着转运军需物资的沉重负担,还请大王接受韩国和赵国割地议和的请求,这样才能使我军将士得到休整,使百姓得到喘息的机会……”

赢稷当然知道连年用兵,老百姓辛劳困苦是事实,他同时也担心山东六国的活动,一旦山东六国沆瀣一气,秦国就非常被动了,可是赢稷也熟悉军事,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如果匆忙收兵,会给军队造成不利的影响,再说秦国牺牲了数十万将士,这才换取到如此有利的形势,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呢?赢稷的内心犹豫不决。

范雎道:“大王,赵国是个军事强国,民风尚武,想要灭掉这样一个国家,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而我军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如何解决山东五国的救援行动,继续围困邯郸是很不明智的,我想大王也知道当年魏国的名将庞涓曾经占领了邯郸,威震一时,可最后却彻底的惨败了,不仅庞涓自己身败名裂,魏国也一蹶不振……”

赢稷一听范雎这话,身子就是一震,他当然知道庞涓攻取邯郸的历史,魏国取得邯郸后确实没有得到实惠,反而损兵折将,将大好的形势葬送了。“一起看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范雎拿捏赢稷的心思还是很老道的,继续说道:“秦国在山东六国的围堵下,必须要步步小心,我们不能为了某个人创立不世战功而让秦国平白的消耗实力,让军民困苦啊!”

赢稷越听越觉得闹心,最后大手一挥,道:“这件事先放放,寡人休息一会再仔细的想想。”

就在范雎离开王宫不久,白起也派军士送来了军报,回到咸阳传递军情的是白起麾下的一名军官,是一个名叫稚研的老将。

赢稷马上就召见了稚研,问道:“现在前线的形势怎么样?我军是不是完成了对邯郸的包围?白起对进攻邯郸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稚研道:“回陛下,上将军已经完成了对邯郸的包围,只要我军得到足够的军粮和兵员的补充,三十天之内必能攻下邯郸。”

赢稷哦了一声,道:“这样的判断可靠吗?有什么根据没有?”

稚研道:“非常可靠,我军的间谍密布在邯郸城内,长平之战后,赵人已经胆战心惊,而且略有家资的赵人已经开始计划逃离邯郸了……”

赢稷有些兴奋,道:“你方才说需要足够的军需物资和足够的兵员补充,那么具体的数额是多少呢?”

稚研道:“上将军希望得到四十万石粮米和十万新名……”

稚研的话还没有说完,赢稷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四十万石粮米,十万新兵,这是很大的投入,长平之战已经让秦国子弟流血,百姓饥饿,难道还要打一次长平战役吗?

赢稷略显激动道:“不知道武安君想过没有,如果山东五国支援赵国呢?我军又该怎么办?丞相刚刚跟寡人提过庞涓攻克邯郸的历史,寡人认为这也是一个教训……”

稚研没想到丞相会拿秦军去和庞涓所率领的魏军相比,心中很是不忿,道:“末将以为丞相之言,乃是误国之语,末将久在前线,虽然没有多少才学,但也对大势有清楚的认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