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回 三个阵营(2 / 2)

无奈三国 问天 4535 字 2019-09-24

意见不同的立场,引发言论的争持,激烈的争持,导致往日的恩仇涌出。一时间,整个联盟大帐里面乱成了一团。

在这种如同菜市场般的气氛中,赵云也有点傻眼了。这是怎么了?全都疯了么?怎么这么乱呢?

赵云头一回后悔,自己怎么就没学鲜卑语言呢?现在干着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不过,赵云最终还是从宇文虎的嘴里大致明白了素利和轲比能争论的是什么。以及现场为什么这么乱。

赵云对此极为欢喜。越乱越好,只要他们不都全部联合起来,那他们就没什么可怕的了。而且,赵云也隐约猜到,那几个帮着自己说话的小部落,应该就主公当初联姻和拉拢的那几个部落。赵云不由得佩服自己的主公就是高瞻远瞩,英明无比。几年前就已经料到了今日的状况,并作了一定的部署。真是雄才伟略。

此时赵云非常想帮着那几个支持自己的鲜卑部落说些什么,可是由于语言障碍,以及现场这种乱糟糟的气氛,赵云又不是什么口若悬河,舌辩无双的外交家,赵云还真是有力无处使。

不过,联盟大会的热闹气氛已经生成了,也用不着赵云再出什么力气了。

最终,多番争论下来,鲜卑各族的意见已经全都明确无误了。并分为了三种阵营。

第一阵营,以步度根大单于,轲比能单于,呼韩单于为首的二十余个大小部落,仍然坚持入侵中原,用实力说话,掠夺他们自己所需要的财富。

第二阵营,以卑于部落和那几个与刘明有姻亲关系的小部落为首的三十余个小部落,则坚持联合刘明,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三阵营,以素利为首的剩余的那些大大小小百余十个部落,则决定暂时保持中立。观看一下步度根,轲比能等部落与刘明战争的发展再作决定。

第三阵营的观点是最稳妥的观点。如果,步度根、轲比能等部落组成的联军能够轻易取得胜利,战胜刘明,那他们就支持步度根等人的行动。为步度根、轲比能他们提供后续的支援。壮大步度根、轲比能他们的队伍,为自己在瓜分中原的财富上分一杯羹。

反之,步度根、轲比能他们不能轻易取胜。那他们就继续安安稳稳的在草原上生活。不在招惹中原。

反正,赵云也说了刘明已经建造了大型的边关集贸城市。他们可以把那些过冬无法喂养的牛羊、马匹全都卖掉。他们也就不会亏损多少。只要他们把那些种马,种牛,种羊保留下来。度过这个冬天。来年开春,他们照样可以让牛马遍地。

第二阵营的人,虽然有三十余个部落,可他们的人口数量却是最少的。而第三阵营的人,不管是部落数量,还是人口数量,那全都是最多的。

而最为激进的第一阵营,虽然部落数量稍微少了一点。可是,单是轲比能部落,那就有十万之多的操弦之士,而那呼韩单于的兵马实力也绝对不弱于轲比能的实力。而那步度根更是在檀石槐之后,夺取大单于称号的继承者,部下的兵马就更多了。故此,第一阵营的实力也绝对不弱。

步度根和轲比能对于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也是极为的满意。在他们认为:以他们如此的实力,足可以攻破幽州了。而且还少了很多人瓜分他们的利益。况且,作为一场大的战役,他们几十万人作为一支几百万人的先头部队,那是在合适不过了。毕竟几百万人的部队,同时挤到一个战场上,那也装不开,更不好指挥。而他们集结,调动,展开,后勤等等的处理,那更是没法应付的。

另外,步度根也有点私心。步度根认为在他取得胜利之后,还可以增添他本身的威望,并借以拉拢第三阵营的各个部落,得以一统整个鲜卑民族。建立一个鲜卑人的帝国。是他自己成为最伟大的鲜卑大单于。而且还可以把那些无足轻重的,讨厌的第二阵营的懦弱派,全都灭了省心。

只是,步度根有私心,那轲比能也同样如此。可比能对于步度根取得了联盟首领的地位很有些不满意。不过,步度根的实力在那里摆着,轲比能也不愿意因此破坏了联盟的大好时机。而且,轲比能也有信心,既然自己能从步度根那里独立出来一次,那自己早晚就能取代步度根的地位。成为鲜卑部落最伟大的首领。

不过,这些联盟内部的事情和赵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