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朝廷改革(2 / 2)

首先第一点,按照个人资产多少缴纳税款,世家的资产越雄厚,要交的税就越多,普通百姓的压力能减轻许多,这是专门加收世家的税。</p>

第二点很明显就是针对世家而设立,普通人谁有资格养那些奴仆护院,也只是世家可以。</p>

一个世家里面,成千上百的奴仆都是正常,如果全部归入纳税的范畴里面,这得让他们每年给多少钱朝廷?哪怕是杜如晦家中的奴仆也不少,是从世家身上割肉。</p>

至于第三点还算正常,主要是放松对商业的管理,是针对商人,让他们可以随时离开户籍地经商。</p>

“如果是按照这个改革进行,就这第二点,已经让先生成为天下人之公敌!”李世民摇了摇头道。</p>

他可以强势实行,但阻力一定很大。</p>

“所以我就说,现在还不稳定,时机未到,暂时不能实行。”李忆安可不想成为公敌。</p>

</p>

“至于第一点,看起来也不太可行。”</p>

李世民往深处一想,摇头道:“农民的收入,最主要在田地上,若是收入少了,那么交税就少,有人会因为不想交税,而荒废田地,土地兼并更不受控制,谁愿意交税,那谁就兼并耕种。”</p>

“如果土地被世家兼并,农民没办法吃饭,只能去租用世家的田地来耕种,因为田地不是自己所有,农民不需要纳税。但世家缴纳的税项更多,那么他们会把这些都转移到租用的农民身上,用提高租金等手段,争取回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死循环。”</p>

这也的确是杨炎提出两税法的不足,导致后来土地兼并更严重。</p>

“要解决这一点,就在于解决土地问题上,土地得在税改之前。”</p>

李忆安说道:“陛下得下令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然后,将无主荒地,官府没有记录在案,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按照各户的实际情况,分发给贫穷百姓,力求公平,勒令不允许私自买卖这部分土地。”</p>

“若要交易他们原有的土地,必须找官府备案,写明详细理由,得到官府同意,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得缴纳一定的税项,才能买卖,这也是限制土地买卖而被世家兼并的途径。”</p>

“至于收归国有,再分发下去的土地,完全不允许买卖,否则无论卖方买方,甚至是当地官府,都得严惩,再由朝廷收回去。”</p>

“要做到这一点,监察御史也得大量增加,确保每个州府都能被监督到位。”</p>

这一举措,是他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更改一下,再和杨炎的两税法糅合。</p>

李忆安又补充说道:“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个纲领,具体细化的方法,我还没有想好,比如土地如何和税法兼顾融合才不会出现错漏,这些我还没细化去想。”</p>

李世民说道:“清丈全国土地,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别说增加监察御史。”</p>

“是的!”</p>

李忆安说道:“想要通过改革来限制世家,这条路很长远,短时间之内难以完成,但科举制度的改善,和官营商业的进行,已经打击到他们。”</p>

李世民微微点头,科举的成效,他也看到,以寒士取代世家官员,限制世家在朝中的话语权。</p>

官营商业的开展,打破他们对社会资源的垄断,把资本都掌握在朝廷手中,也防止朝廷继续被资本限制。</p>

“如无先生相助,朕也无法兼顾那么多事情。”</p>

想到了那么多,李世民站起来拱手一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