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贞观二年(2 / 2)

李忆安悄悄地走上前说道。</p>

“都是那坏姐夫……”</p>

婉顺的话刚出口,察觉到有什么不对,连忙跳起来欢呼道:“姐夫,你终于回来了。”</p>

这个小丫头,直接扑到李忆安怀里。</p>

李忆安有笑道:“我怎么坏了?”</p>

婉顺调皮地说道:“我不说,姐夫就是坏,以后不理你了。”</p>

说罢她微微用力,从他怀里跳下来,转身往屋子里面跑。</p>

这个坏姐夫,自己跑去做大英雄,让她和妍儿姐姐担心了那么久,以后都不要理他,让他认错了再说。</p>

没错,一定要这样做。</p>

李忆安哭笑不得,只好追着她回去。</p>

“夫君,你回来了!”</p>

李长歌开心地跑出来,还以为自己夫君得多过半个月才能回来。</p>

“疫区那里,有孙真人就够了,我继续留下就是捣乱的。”</p>

李忆安笑道:“所以提前回来,我们准备一下,快要下江南了。”</p>

长安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接下来便是江南一行,他心里暗想,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p>

</p>

不知不觉,今年也要过完了。</p>

——</p>

贞观二年。</p>

天花被控制得差不多,轻症病人大部分已经痊愈,重症病人也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隔离还在继续。</p>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畿道的人几乎都接种牛痘,长安得到解封,周边的小县也如此,恢复了最开始的正常生活。</p>

李忆安再一次来到渭水边上,但不是去隔离营那边,而是船厂之内。</p>

这个船厂,是李忆安提议成立,所有入伙茶叶的朝廷大臣,都参与进来,一起凑钱先造出第一艘大船,这个时候船已经停泊在岸边。</p>

数不清的工匠,还在忙碌,准备最后的收尾工作。</p>

“先生,要不是突然爆发天花,我们的大船,早已经造好了。”</p>

段纶说道:“最快还有三天,就真正可以下水,应该不耽误先生你去江南的日子。”</p>

李忆安满意地看着那大船,点头道:“一点也不耽误,距离春茶还有一段时间,我还不着急,但要肯定一点,那就是船必须要牢固,我不希望在半途上突然散架。”</p>

第一次下江南,交通工具还是那么大的一艘船,李忆安不想就这样空着双手去,当然得把长安的青花瓷、天目盏,甚至是羊毛、棉布等东西,全部带在一起。</p>

江南的市场,绝对很大,像青花瓷等东西,至今还没有传到那里,前景很可观。</p>

“先生你就尽管放心,如果船出事了,你回来随便找我算账。”</p>

段纶拍着心口保证,作为工部尚书,绝不容许自己监督建造的东西有任何问题,又道:“最近陛下向我透露过,说是要征用先生的船厂,朝廷也要造大船,不知道先生会否同意?”</p>

朝廷要造大船,在李忆安所预料之内。</p>

把佛门收拾得差不多,朝廷有钱了,财大气粗,底气充足,准备搞大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