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上了堤坝的知县(2 / 2)

没有医士那不是与没有差不多。</p>

呃...</p>

陈恪有些无奈,朱雄英则道:“聂知县,要不陪我去瞧瞧堤坝吧?”</p>

那地儿危险系数还是有的,万一突然决堤,亦或者不小心掉入堤坝下,那可是要了老命。</p>

不过,朱雄英既然是出来私访的,不亲自去看看还怎么达到私访的目的。</p>

聂辛倒也没拒绝,起身道:“我正好要去查看,你们与我一块吧,只是那里不比此处,安全方面你肯还得是自己注意着。”</p>

上堤坝是他们提出来的,安全方面他们当然也是早已考虑过了。</p>

堤坝旁边,远比其他地方泥泞,人走在上面便陷进去,需用力往出拔腿才能走出。</p>

这些大风大浪的,陈恪两世都见过,倒也能轻松接受。</p>

可朱雄英好歹也是皇子龙孙,第一次走这地儿虽有些艰难,但却并无丝毫抱怨。</p>

说实话,陈恪对朱雄英的感官真是越来越好。</p>

当皇帝的若能做成如此,那还愁不能体恤百姓吗?</p>

朱雄英走的吃力,多花了会儿功夫,才终于到了堤坝处。</p>

几个青壮就趴在堤坝上,眼睛一眨不眨瞅着堤坝的警戒水位。</p>

聂辛走过,问道:“怎样?没涨吧?”</p>

一青壮回道:“没有。”</p>

聂辛在其肩膀上拍了拍,道:“时间到了便换其他人上来。”</p>

留人在此看着,一旦警戒水位上涨,亦或者是有决堤处,所有人立即出动,立刻加固堤坝。</p>

所以说,即便堤坝现行安全也必须留大量人手守着才行。</p>

聂辛介绍道:“决堤处就是这里,已加固完成了。”</p>

朱雄英拉扯了一下加固完成的堤坝,确定后了牢固程度,应道:“是挺牢固的。”</p>

检查过堤坝,朱雄英和陈恪已是满身泥泞了。</p>

两人也没来得及清洗,便离开了原武县。</p>

老朱家的人怕是都是工作狂人,刚从原武县离开,也不说歇歇,便又要马不停蹄去下一地。</p>

朱雄英非要去,陈恪也只能跟着。</p>

花费了将近半月时间,不仅走遍了受灾的几县,就连其他没被波及的几县也都走了一遍。</p>

几地情况比原武的好一些,但损毁程度也都不轻。</p>

见了几地的风土人情,朱雄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p>

总不至于再询问陈恪,各地百姓是否皆都可像京师百姓那般安居乐业的问题了。</p>

“殿下,几县都已走过了,我们也该启程回去了?”</p>

朱雄英在外面一日,陈恪就得负责他的安全一日。</p>

“去五叔那里坐坐,明日便启程。”朱雄英道。</p>

朱雄英要说去朱橚那里那便去,朱雄英若说不去,那他肯定不会主动要求的。</p>

怎么说,朱橚都是藩王,还是少些联系的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