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你带短铳进宫了吧?(2 / 2)

“奖赏什么的说不准,不过据我分析,经此事范叔极有可能会被吸收为官匠,混个官身的,毕竟我弄短铳范叔亲手打造了几把,即便只是为保证这种短铳不对外泄露,范叔这个官匠身份都不会跑了的。”陈恪道。</p>

能亲手打造出市面所缺短铳的工匠,老朱肯定要把之放于眼皮子底下的。</p>

不过,对于范老五来讲,能从民匠摇身一变成为官匠,那可算作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之事。</p>

听了陈恪所言,袁朗笑了笑,道:“那这么说来,深子将来也是官匠了?”</p>

终明一朝,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的。</p>

而吃上官饭,则也是很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p>

作为一块长大的朋友,袁朗是发自内心为范深高兴的。</p>

***</p>

次日,早朝之后,陈恪被直接宣到了东暖阁。</p>

东暖阁中,老朱朱标以及朱雄英朱允熥兄弟两个都在。</p>

见到几人,陈恪先行行礼。</p>

不管怎么说,礼不可废,该行礼的时候就一定不能少。</p>

行礼过后,朱标直接递上了官银以及官文。</p>

见到这些东西时,陈恪还略微有些诧异。</p>

任他做太医院院使的这些东西不都已经给他了吗?这又是何物?</p>

陈恪接过的同时,朱标笑着道:“父皇设兵仗局,你来任局使,主要负责军中用火器,以及宫中所用一些铁器的制作。”</p>

他若没记错,这个兵仗局好像是属于内廷之一,是由宦官来担任的吧?</p>

“这个...”</p>

知道了朱标递来东西是何物,陈恪自不会那么随随便便接过的。</p>

陈恪不接,朱标又道:“雄英和允熥做兵仗局的监造,实则也是为让他们跟着你学些东西,他们若有做的不对之处,还请你能督促他们改造,他们二人若有不听劝谏之时,你只管来告知本宫或者父皇。”</p>

朱标如此说,陈恪放心了。</p>

老朱再怎样,不会把他的两个孙子也填充到宦官衙门中来。</p>

可即便如此,他也兼顾不了这么多事情啊!</p>

一个太医院都够他忙了,他还怎能再做这个兵仗局的局使。</p>

在老朱面前,他还是有拒绝的勇气的,二话不说直接道:“殿下,臣怕是做不成此事,太医院招募医者应试的日子也不远了,臣怕忙不过来。”</p>

</p>

陈恪拒绝,朱标还没说话,老朱便拍案而起,道:“招募医者明岁二月才进行,你有何可忙的,咱这是与你商量吗?这事儿你做得做,不做也得做,前几天,你没咱旨意,带短铳进宫了吧?没咱旨意,便带武器进宫,知晓什么罪吧?”</p>

讲不讲理啊,他是带了短铳进宫,可他也救了他啊!</p>

不说救驾有功了,至少也不该治罪与他啊?</p>

瞅着老朱不容置疑的眼神,陈恪怂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谁让你是皇帝呢?</p>

还堂堂洪武大帝呢?为了逼迫他,竟能使出如此不要脸的手段?</p>

“臣遵旨就是了。”陈恪应答的不情不愿。</p>

老朱没计较陈恪的不情不愿,朱标则随之道:“短铳方面有了改善,火炮方面若是可改善一下那是最好不过了,父皇的意思是,先产些出来配备于军中试验一下,若是行的通的话,再大批量产出。”</p>

现在看来,这火铳的确是不错,但效果如何,还真得配备于军中检验一下。</p>

“不知数量多少?人员配备上有多少?”陈恪询问。</p>

朱标回道:“先产上短铳五千把,火药五十万粒,从军器局和民间选了三十人给你,一个月内完成。”</p>

五千把短铳并不算很多,但还有五十万粒火药,这就不少了。</p>

另外,还要三十人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时间可就有些紧张了。</p>

“怎样?有问题吗?”朱标问道。</p>

陈恪还没回答,一旁的老朱便道:“有无问题,此事都必须办成,每把火铳上务必刻上打造工匠的名字,还要加上编号,从你这里出去的,一旦出了问题,这个连带责任,你必须承担。”</p>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p>

陈恪一脸的苦大仇深,满是应道:“臣遵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