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拜访开济(2 / 2)

对开济,陈恪在早朝中也曾见过你几面,倒也认识。</p>

见那男子进来,陈恪越过丫鬟直接走至其跟前,拱手道:“开尚书大名如雷贯耳,晚辈一直想找机会拜访一下,可一直没寻到时间...”</p>

陈恪正说着,刚才那丫鬟径直走至开济跟前,喊了声,道:“舅父。”</p>

舅父?这丫鬟就是开济的外甥女。</p>

开济穷到这一步了,竟把自己的外甥女充作丫鬟。</p>

也没听说哪家有钱人,因丫鬟家丁不够用,用自个儿亲戚子弟代替的啊。</p>

况且,奴籍那都是有规定的,良人换不了奴籍,奴籍也换不了良人。</p>

那丫鬟开口,开济笑了笑,解释道:“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亲戚,家里犯了事定了奴籍,我担心她年纪尚小去了别人家受罪,便买了过来,想着让她做些松快些的活儿,可终究是没吃过苦的孩子,笨手笨脚的,刚才又把茶杯打翻了吧?”</p>

理由倒是能说的过去,但这也未免有些巧合?</p>

未等那丫鬟辩解,开济脸色一冷,随之打发道:“这里没你的事儿,去忙你的去。”</p>

开济都开口了,那丫鬟不得不离开。</p>

瞧着丫鬟离开,陈恪并未多言其身份,只嘿嘿笑着道:“那小丫鬟长得还挺标致的吗?”</p>

他也不差这几个钱,若是可能的话,直接把这小丫鬟买过来,是否如开济所言很快就能搞清楚了。</p>

可惜,如预料中的一般,开济并不松口,反倒是劝道:“安乐伯深得陛下信重,正是前途无量之时,莫要因这些问题折损自个儿,她家中的事情刚过去,安乐伯直接收了她,怕是不甚妥当。”</p>

他收了她不妥,那你把她留于身边就妥了?</p>

这事儿十之八九是有鬼的,但陈恪并未细问。</p>

他问的越多,那小丫鬟越不安全。</p>

陈恪嘿嘿一笑,道:“我只是瞧她挺标致,倒也没多想其他的,还是开尚书想的全乎。”</p>

不再继续那丫鬟的问题,陈恪便道:“那行,我就是来开尚书这里串个门,认识一下,我自搬来这么久,还不曾结识过开尚书呢。”</p>

与开济没聊几句,陈恪直接告辞。</p>

也没什么可聊的,说多了也是浪费时间,或许还有可能露馅。</p>

从开济这里出来后,陈恪又去拜访了其他五部的尚书。</p>

若只拜访开济,开济定会多想,隐藏了闫玲儿,他再想寻到怕是更不易了。</p>

把其他几部的尚书也拜访一下,也可混淆视听,开济本怀疑的,也会觉着陈恪如此做是在拉人脉。</p>

毕竟想要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各府衙的人总得都认识一下才行。</p>

其实,陈恪也没把五部尚书都见了。</p>

有的尚书还留在府衙当值,陈恪也就只见了个吏部和礼部的。</p>

拜访结束,陈恪直接安排了陈安九,道:“明日你寻个人去与开济府上的人打探一下,不需要太多,只遣一两个就行,别引起主意。”</p>

府中出入的人那么多,总会有几个大漏勺的,打听一下还是能知晓情况的。</p>

那丫鬟是闫玲儿的可能性倒是挺大的,但在没有真正确定之前,陈恪并未与闫老妇多说。</p>

说多了,只会一次次丧失了希望。</p>

若要说,那也要等到真正有了结果之时。</p>

回了家,陈恪没主动说在开济府上碰到的情况,闫老妇虽说着急,却也没问出口。</p>

这个时候,闫老妇即便问了,陈恪也不会与他多说的。</p>

次日,陈恪依旧如往常那般,该当值的时候去当值,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p>

在没打听出结果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p>

说不准,闫玲儿留在开济府上正吃香的喝辣的,没与闫老妇联系是忘了她。</p>

不过,很明显,这个可能性很小。</p>

若是闫玲儿忘了,那也没必要把闫老妇赶出去。</p>

第一个可能性是,闫玲儿与开济联合,想要把闫家的东西都搞到手。</p>

但这没必要啊,毕竟闫家的东西都是闫玲儿的,他犯不着如此。</p>

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开济在抢夺闫家家产。</p>

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