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商船回来了(2 / 2)

正当他要开口挤兑朱允熥一番之际,朱允熥却把手中的红薯随手递给了陈月。</p>

随着,陈月在宫中待的时间越久,除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外,气质上也越发的优雅了。</p>

举手投足,吃饭说话中完全可在宫中应景了。</p>

陈月接了朱允熥的烤红薯,红着脸致谢。</p>

朱允熥笑得都要嘴巴都要扯到耳朵处处了,摆着手表示着不用谢。</p>

什么就不用谢了,红薯是他烤的吗?</p>

陈恪白了朱允熥一眼,把陈月招呼到跟前,道:“月儿,来,靠哥近些。”</p>

就朱允熥那样的,他可得好生护着陈月。</p>

若非陈月在宫中着实能学到些东西,他才不会让陈月留在这里呢。</p>

陈恪护陈月护的紧,朱允熥带着吃醋吐出一句,道:“月儿用不了多久就得是我媳妇了...”</p>

什么就你媳妇了?这不还不是吗?</p>

陈恪没好气回道:“任何事情可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不是。”</p>

虽说这事儿是老朱赐的婚,但那也不是绝对的。</p>

朱允熥还在与陈恪拌嘴,朱雄英则把话题引到了这段时日很火的海外贸易之上。</p>

陈恪也已经有许久不曾见过朱雄英了。</p>

对于这个问题,朱雄英一直未能详细请教过陈恪。</p>

朱雄英出言,陈恪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以为海外贸易之事是错还是对?”</p>

这天下将来终究是要由朱雄英来掌控的,不管现在发展的有多好,若朱雄英不认同的话,怕是会半途而废的。</p>

朱雄英想了一下,看似像是在组织语言,回道:“我倒觉着海外贸易既可富裕百姓,富裕朝廷倒也没什么错,但黄先生说,这个海外贸易是一种堕落,到时候当人人心中只有钱财,那忠孝礼仪也会很快被他们抛之于脑后了,到时候人不仅再不会知君王,知礼仪,且知父母,道义也将不会知晓,此将必会让礼仪尊卑不复存在。”</p>

这话严格论起来倒也并非皆为谬论。</p>

人若手里有钱,温饱再不是问题之时,便将会寻求精神层面的解脱。</p>

若人人皆能吃饱饭,且手里又有了闲钱,怕是不会再安于现状了。</p>

很多身份低微之人,怕是要冲破束缚,向往自由了。</p>

不过,若怕此事发生便不去富国强民,这也并非民智之举。</p>

你自个儿不主动富裕,有的是人帮你富裕。</p>

一旦处于被动,那将更没什么话语权可言了。</p>

“那殿下怎么想?”陈恪又问道。</p>

别人怎么说不重要,关键是要自个儿是怎么想的。</p>

就那位黄先生所言的问题,老朱和朱标不见得没想过。</p>

朱雄英回道:“周亡则礼崩乐坏,可后世这千百年后,又有一套礼制兴起,且历朝沿革中,每朝的礼乐并非一层不变,而是经时间流逝而不断发展的,我觉着,即便国富民强真的会破坏礼制,却也不能因噎废食,该怎么做还是得怎么做,到时出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就是了。”</p>

朱雄英出言,陈恪都忍不住给他竖个大拇指了。</p>

这绝对是标准的教科书回答了。</p>

“是,殿下所言很对,陛下和太子殿下怕是也是如此之想。”陈恪称赞道。</p>

老朱和朱标具体怎么想,那还真不得而知。</p>

反正他们两人对此事是颇为赞成的。</p>

说着,陈恪问道:“那黄先生是?”</p>

提起这姓,陈恪就不由有些警惕。</p>

“他讳子澄,字字行,是今年会试第一,殿试的探花,皇祖父安排他在东宫做了伴读。”朱雄英回道。</p>

黄子澄?</p>

什么会试第一,殿试探花,人们提起黄子澄,想到的多回事朱允炆的猪队友,撺掇着朱允炆一步步断送了皇位。</p>

陈恪大吃一惊,朱雄英道:“你也听过先生的大名吧?先生诗文写的极好,又写得一手好字,这也是因在殿试时,皇祖父问及他年龄之时,他因紧张没能立马回答出来,才被降到探花的,不然的话,状元定也会是他的。”</p>

看得出来,朱雄英对黄子澄的学问还是很崇敬的。</p>

不过朱雄英比朱允炆强很多,就拿海外贸易那件事儿就并未被黄子澄所左右。</p>

所以,倒也不必担心,黄子澄留于朱雄英身边会把他带坏。</p>

朱雄英对黄子澄的询问大加赞赏,朱允熥却不这样看。</p>

朱雄英刚一褒奖完,朱允熥便吐出一句,道:“我看他不怎么样,不过而立之年比爹都迂腐。”</p>

刚出言,陈恪笑容才刚挂起,一道不善的声音便从他们耳边响起,冷声问道:“谁迂腐?”</p>

朱标那声音他们也还是熟悉的,此道声音一经响起,朱允熥刚吃进嘴中烫嘴的红薯噗嗤一下掉了出来,结结巴巴呼道:“爹...”</p>

随即,马上转了笑脸,嬉皮笑脸地道:“爹,你过来也怎没个动静,儿子刚烤好了红薯,爹,你快吃。”</p>

陈恪负责烤红薯,烤一个他们吃一个。</p>

等他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陈恪便准备把最后一个自己吃了。</p>

还没吃呢,便被朱允熥一把夺过。</p>

什么人嘛,你孝敬你老爹,你自个儿去烤去,拿他的做顺水人情,算什么事儿呢。</p>

“殿下,坐,臣再烤几个。”陈恪邀请着朱标落座。</p>

他烤的红薯,风头总不能让朱允熥一人拿了吧?</p>

朱标落座,陈恪又道:“一会儿,再拿几个给陛下去尝尝。”</p>

第一次试种的时候,老朱可舍不得吃,怕是连这红薯是什么味道都没能尝出来。</p>

现在有了机会,总归是非得吃个尽兴的。</p>

陈恪不仅要给朱标吃,还要给老朱吃。</p>

孰高孰低,顷刻间便显露无疑。</p>

朱标应了一声,吃着红薯,问道:“你说谁迂腐?”</p>

朱允熥支支吾吾不言语,半晌道:“儿子说儿子自个儿呢,这毛病儿子还真得好生改改才行。”</p>

说自个儿,别牵连别人,这总归是不会再得罪人了。</p>

朱允熥自个儿背了锅,朱标微微一笑,道:“既知晓,那可真就得好生改改了。”</p>

话是这么说,若严格说,朱允熥创新能力可绝对要比朱雄英要强。</p>

朱标追问,不过玩笑而已。</p>

朱允熥自个儿承认,朱标也没再多言,只道:“宁波府传来消息,霍根率船回来了。”</p>

回来了?这还真是时候。</p>

陈恪大吃一惊,朱标随之道:“父皇命你赶去接应,并带霍根赴京见驾。”</p>

是得去一趟了,霍根带回什么东西,这都得好生行当一下。</p>

如此,也可知如何在老朱面前汇报。</p>

朱标开口,陈恪还未说话呢,朱允熥随之便道:“我也去。”</p>

去去去,你去做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