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东厂大档头(1 / 2)

 金陵著名的去处便是秦淮河,这一带娼家聚集。白天还好,到了入夜翠袖招摇十行金钗,波光粼粼倒映着沿河一溜高挂的大红灯笼,笙歌夜舞通宵达旦。

就在离秦淮河不过两个路口远的地方有家名气极响的秦淮老店。这家客栈只要是去过金陵的人几乎都知道,占地很广,据说本是一家寺庙。原来的主持方丈嫌这里离秦淮烟花巷距离太近,扰了和尚们的清修。便举寺搬到北郊外僻静处,将这所寺庙出让。老主人花大价钱买下,修缮一新,既保留了原来寺庙的许多雅致景观,又添加了许多房舍,装修得极为精致,一间间隔开,开起了这家响誉大明的秦淮老店。到现在已是第二代掌柜,又添加了许多时髦新玩意,而且丰简随意,各种层次的房舍都有。。如此一来,生意越发好,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喜欢住这间老店。

生意十分好,小宝出了两倍价钱才包下其中一所跨院。这所跨院是中等精舍,共有十来间房,他们一行正好够住。放下行李安顿好之后,小宝朝众人笑道:“留两个人看守行李,其余的都到前面大堂去吃饭去。刚才进来时老子看到那里很热闹,许多人在喝酒。大伙分开坐,竖起耳朵仔细听,有什么小道消息这种地方最能打听得到。”

计议已毕,小宝先带着青青鸣玉前往大堂。院门口的小二殷勤的将他们带到大堂,选了角落里的清净桌子,边揩着桌面边笑着问道:“爷和奶奶们要吃点什么?爷还有许多伴当,怎么没见他们一起来用饭?”

小宝大咧咧卷着袖子答道:“奶奶们喜欢精致小菜,来点时鲜货,价钱不用管。。另外给爷我来壶花雕。至于爷的伴当们,嘿嘿,他们换了衣服再过来吃饭。这么多人挤一桌也挤不下,你留两张桌子给他们。对了,最好离老子远点,爷我不喜欢跟下人坐得太近。”

小二听着吩咐连连点头,立刻叫别的伙计替白小鱼他们留下两张大桌子,倒真的离小宝远远的,分别在西角和中间。

大堂面积颇大,专供入住客商吃饭所用。上下两层,一楼是统铺,摆了五六十张桌子,现在是晚饭时分,已是成满。。二楼看样子全都是雅间包厢,门里边依稀传出说笑声。

传菜收拾的伙计总有二三十人,大厨房位于西边厢房处,跟大堂有通道相连。伙计们跑进跑出,手上高举热气腾腾的大托盘,不时一股诱人的油香味从托盘上传开。人人肩膀上搭条布巾,忙得满头大汗都来不及擦。

在座的客人却是很杂,有些一看就是住店的客商,有些是士人,另外还有些人像是慕名而来的吃客。整个大堂热火朝天,谈笑声震得梁上悬挂的大红灯笼底下的丝穗一直在微微晃动。

酒菜很快就端了上来,果真都是江南时新小菜,白斩鸡,盐水鸭,焖春笋,油爆虾……一道道分量不多,可颜色搭配非常美妙,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

小二殷勤地给小宝倒酒,边倒边介绍道:“我们这间老店的大厨非常有名,许多金陵本地人就是不住店也会经常过来捧场。爷和奶奶们尝尝,要说菜不好,小的当场扇自己两个嘴巴子。”

青青扑哧一笑:“那这菜想必肯定是好的,没听说过有人敢用扇嘴巴子保证。你先下去吧,如果吃的好,待会爷他肯定会重重赏你。”

小二笑得眼睛眯成缝,连声道谢,仔细又把桌面上的酒迹擦擦才退了下去。

鸣玉笑道:“南边人就是嘴滑,很会哄人开心。。”她忽然想到了什么,瞅着小宝低声揶揄道:“这种贫嘴习惯跟你有些像啊!小宝哥,你到底是大清汉人么?怎么觉得你像南边人呢?”

小宝夹了块白斩鸡慢慢嚼着,摇头晃脑地赞道:“肥而不腻,很鲜嫩,煮的火候刚刚好!”他接着道:“至于老子到底是不是大清汉人,汗!其实老子自己都不清楚。鸣玉,我的底细你还不知道?不过是被人绑票路过山寨的孤儿,身世跟你差不多。所以啊,别管哪里人了,我们边吃边竖起耳朵听听有啥小道消息。”

说话间白小鱼带人也进了大堂,朝小宝点点头,被伙计领到远处两张特意为他们保留的桌子边坐下。。

他们一边填着肚子一边留意四周吃客的谈话,可是听来听去,无非是些坊间琐碎小事,什么自己的儿子如今文作的好啊,这趟买卖有些不顺手啊,今年的春蚕收成十分好,丝绸可能会跌价啊……全都是诸如此类的消息,半点没提到大明朝局动向和官员百态。

吃到半饱时小宝已经忍不住了,低声对鸣玉道:“大明京城跟大清京城不同啊。咱们燕京简直什么小道消息都能在这种公开饭庄里打听到,连洪承畴纳个小妾马上京城里也有人在茶馆里议论。可是这边怎么这么奇怪,全都说些家务小事,没人提到一句朝局动向和江湖传闻。。看来老子想左了,这种地方根本打听不出什么消息。”

鸣玉仔细看了看店堂,半晌眼睛一亮,指着大堂中间一根梁柱对小宝道:“小宝哥,可能那就是原因。”

小宝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过去,见那根大柱子上贴着张巴掌宽的小红纸条,看了半晌,依稀分辨出一个国字。他摸摸自己的脸,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太远了看不清,鸣玉你就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