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读书(1 / 2)

 过了年之后宋友亮又要去大嵩卫的卫学读书了。明朝以文制武如果自己能考上个功名什么的将来行事也能方便很多。明代在周边地区建立不少卫所派遣军队驻扎既理军政又理民事。但沿边地区经济、文化不达武臣子弟长期居住在沿边地区没有入学读书习礼的机会。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下诏在辽东等卫设立卫学。此后沿边其他卫所也都先后设立了卫学。明代卫学的设立情况比较复杂有一卫设立一所卫学的有合二卫设立一所卫学的还有联三卫、四卫设立一所卫学的。

其实那大嵩卫的卫学荒废已久完全是一些武官子弟瞎胡闹的地方。里面的教喻先生拿这般武官子弟毫无办法只是按月拿俸禄混日子罢了。宋友亮以前以为军户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其实事实刚好相反。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行统计可以现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军籍考生中榜者为47人占总数的13.4%与大多数军户尚未在经济上翻身的背景相一致。而到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军籍进士已达到88名占总数的22.2%。若加上14名官军籍进士则占到了总数的25.7%。此后军籍考生中榜比例大体保持在25%左右。如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军籍(含官籍)进士为87名占25.3%。崇祯元年有84名占23.8%考虑到明朝中后期军户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军籍进士已经远远过了明朝军户占全体人户的比例说明军户较其他人户谋取政治保护的愿望更为强烈付出的努力更大只是一般的穷军户无力供养子孙读书罢了。

宋友亮走进卫学学府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树木枝繁叶茂的过了火显然是很久没有人打扫修剪了。园中有七八个和自己年龄相若的青年嘻嘻哈哈地来回打闹看见宋友亮进来也毫不在意。

宋友亮走在前面许二多背着包裹紧紧跟随主仆二人走到一处书斋前抬头只见一块油漆剥落的匾额上写着”礼仪”二字一个身穿青色布衣头戴阳明巾的老儒生正低头看书。依照前世的记忆宋友亮记得那是卫学的教喻吕文洲也是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宋友亮赶紧轻嗽一声行礼道:”学生海阳所宋友亮拜见先生~”

老儒生抬起头放下手中书本轻皱眉头道:”如果宋公子只是想考个武秀才那大可与他们一样~~再来也是无益”吕文洲指了指外面嘻哈打闹的一班子弟

宋友亮记得自己以前也是个顽劣之人读书时嘻嘻哈哈此刻宋友亮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以前学生无状辜负了先生的苦心现在痛改前非决心认真读书”

吕文洲顿了顿似乎也现了宋友亮与之前有所不同又说道:”只是我看宋公子面向颇有灵气但还需雕琢。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吾辈苦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上报君王下报黎民而以。当今圣天子在位吾辈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如果宋公子有心读书老夫也愿意倾囊相授~”吕文洲好久没教到正儿八经的学生了

宋友亮赶紧向吕文洲拜倒:”请先生教我~~”

吕文洲赶紧扶起宋友亮说道:”宋公子不必多礼既然宋公子求学若渴那老夫自当倾囊相授~~指一条捷径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