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开矿(1 / 2)

 要开矿先找矿。找矿是采矿的先决条件按中国古代传统的找矿方法大概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据诸矿共生规律找矿。书中写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鈆(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黄金;上有慈(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山之见荣”就是矿苗的露头。铁矿表层因氧化而呈赭色铅(鈆)和银常共生这已为现代矿床学所证实。另一种是根据植物指示找矿。《地镜图》中说:“二月草木先生下垂者下有美玉;五月中草木叶有青厚而无汁枝下垂者其地有玉;八月中草木独有枝叶下垂者(下)必有美玉;有云八月后草木死者亦有玉。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酉阳杂俎》载:“山上有姜其下有铜金”。此姜大约是一种野生植物学名不详。在皖南铜矿遗址中常见到一种铜草.俗称“铜锈草”或“牙刷草”其学名为“海州香薷”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一种喜铜的指标植物至今人们仍把它作为寻找铜矿的标志之一。

明代常用的找矿法有三种:视石查矿苗和看植草

视石。即看土石是什么岩层什么颜色判断其有无煤。《颜山杂记》中讲:“凡脉炭者视其山石数石则行青石、砂石则否。”意即有页岩(数石)的地方往往有煤脉存在有石灰岩(青石)的地方则没有煤。这种判断符合一般的煤层埋藏规律但也有例外。找煤不仅要看石质还要看土色。《天工开物》讲:“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经验表明煤层距地表较近时可使表土变黑所以黑土成为找煤的标志。

查矿苗。不少地方的煤层直接出露于地表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煤苗今人称之为露头。从煤苗(露头)开始查找煤脉是最简便而有效的找煤方法。《颜山杂记》讲:“查其土有黑苗”就可找到煤。方以智(1611—1671)在其《物理小识》中也记有“外记孛露有土能燃”的找煤常识。

看植草即是观察地表植被找煤是根据一些地区煤层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而总结出的找煤方法。有些地区含煤地层不生草木故有无草木或草木是否茂盛可作为判断该地区是否有煤的一个标志。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讲:“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煤”这是符合他家乡江西一带情况的。有些地区则在含煤地层上面多见某种植物故可把这种植物作为找煤的指示植物。

这时在乳山巡检司寨附近的山坡上一支宋友亮高薪聘请来的找矿队正在探矿。为的是一个脑门儿谢顶、皮肤黝黑、身材五短却壮士的中年汉子。此人名叫徐富贵是个十七岁就下井挖煤有几十年开矿、找矿经验的老矿师。他身上穿一件厚实地布衫髻纷乱黑色腰带胡乱缠在腰间手掌的纹路中和指甲里还有种永远洗不去的深黑污垢。他虽然自称四十五岁但是看上去却象半百的老头平日里没有什么爱好就好喝口小酒喝多时就会去逛逛窑子。

此人号称双目可以看地三尺只要请到他就不怕找不到矿。如果找不到矿那一定是你这里的地下压根没矿。只见徐富贵时而从土里扒出几块石头放到鼻子边嗅嗅。又或者上面吐口口水然后用衣角擦擦接着嗅。时而又趴在地上扒拉掉泥土刨出草根来仔细观看。而他带来的那帮土地也是人人那个铲子徐富贵说在哪里挖他们就立刻一阵狂挖。徐富贵不喊停就绝不停。

终于在转了好几个山头挖了十几个大坑之后。徐富贵指着一处刚开挖的坑说道:“大人经小的察看这山坡下就有一个非常大的煤眼里面有煤石怕不少于百万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