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姜哥你上、我撤了(1 / 2)

 “日笨人有枪有跑,为什么不去抢。”一旁刘小庆忍不住插嘴道。

“抢也要能抢到才行。”雷卫东道,“狗改不了吃屎,改了是因为被打怕了,44年之前,日军占上风,可以通过强抢获取食物,所以经常下乡扫荡制造无数罪孽。

但44年之后就不行了,补充大量新兵的日军战斗力急剧下滑,而从五一大扫荡中,走出来的中国军队,除了在武器上赶不上日军,其他方面都已经超过。

不客气的说,正面战场的大兵团作战依靠武器,日军还能碾压我们,地方上小股部队对决,日军已经落了下风,即使能赢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城市里的日军还好,依靠城市的资源还能养活自己,挨饿的是老百姓,县城特别是据点里的日军就不行了,吃饭都成了问题。

出去抢粮,十个有九个回不来不说,我军还专门打那些不听话的据点,将他们当成典型拔掉。

为了不被饿死,很多据点都和周围的村子甚至游击队、做生意,为了得到粮食,军装、头盔、武器弹药,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据说芜湖那边,甚至成立商号,把根据地紧缺的武器和药品运过去,换粮食回来,有时候甚至把根据地的香烟都给运回来。”

“有那么夸张吗?这比神剧还神剧,比电影里讲的还神奇。”姜闻道。

“是不是真的,去调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当年的人应该还有在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日笨人不行了,打不动了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笨人也是人也有人弱点的。”

雷卫东说道,“我最后要说的,就是挂甲台被日军报复灭村的事情,这事抗日战争前期很多,中期,特别是扫荡的时候,发生的更多。

但是到了四五年之后,真的很少了,到了日军投降前夕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华北地区无论是据点、还县城里的日军被盯的死死,可以说日军一出动,我军就会知道。”

“日军一出动,我军就能知道,太扩张了吧。”

“不是夸张,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雷卫东道,“据说在五一大扫荡期间,冈村宁次耍滑头,没有动用本地日军,而从外地调兵扫荡,让死盯本地驻军的我军吃了大亏,很多将领包括左参谋长都牺牲了。

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我军,吃一堑长一智,不光对防区内地日军都盯得死死,对防区外的日军也有专门盯着。

夸张一点,据点里的日军一旦出动,团级领导就能知道,县城里的日军一动,军分区领导都能得到消息。

再加上日军投降前夕,老总发布了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各根据地展开了全面反攻。

日军躲在城里都不安全,像影片中日军去挂甲台报复,走到半路就会被我军包围起来消灭。”

“你的意思,我这电影不能发行了。”

“发行的话也可以,对影片进行修改,先把时间线前移,37年或者38年都行,内容再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和普通的抗日剧又有什么不同。”姜闻摇头,“《鬼子来了》是我的毕生心血,为了拍出我心目中的电影,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别说内容了,就是对方一个字都不能改。”

“那阳光灿烂的日子呢,姜哥,我听你说,电影上映的时候,你也这样说过。”

“那是94年,现在是2000年,都是我的心血,有什么矛盾的。”

“那我没话说了,不改的话真的不能发行,毕竟我不是美国人。”

“你这里不行的话,我就去戛纳,我就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