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指鹿为马(2 / 2)

救世秦皇 尘心追月 0 字 2021-09-04

李斯提前盘下了一个西城门外的窑厂,那些兵俑,也被李斯安置在这里,这些工匠,便会被安排在这里。</p>

其实上一波,也就是正在修建古承宫的那批工匠,嬴政便想这样做,让他们脱离吕不韦的控制。怎奈吕文、吕武一直在监工,只好等工程完毕之后再说了。</p>

送走了众工匠,嬴政回到了书房的内室。</p>

打开暗格,拿出了那本《农粮经》,仔细研读起来。</p>

《农粮经》有一些文字,嬴政是看得懂的,但大部分文字与秦字不同。看不懂的字里面也有与秦字很相近的,但只靠猜测,显然是不行的。</p>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导致了商朝或者更久远的文字,逐渐演化成各国带有不同地域特点,在局部进行小范围传播的文字。</p>

秦文也不例外,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形成了很多秦国独有的文字,而嬴政所学得的,正是这种演化之后的文字,这部《农粮经》,以及《易经》中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华夏文。</p>

文字的统一,势在必行。</p>

因为文字的不同,将会造成文明传承的不同。各国之间无法用文字进行正常交流,久而久之,则会真正的变成几个陌生的国家,华夏必然分裂。</p>

打定了主意,嬴政将《易经》上部也拿了出来,然后整理了一下书桌。</p>

嬴政走出门外,命赵高去取一些绸缎。</p>

不多时,赵高捧着两卷白色的绸缎交给嬴政。</p>

嬴政拿着绸缎进了内室,然后打开,将绸缎铺在书桌上。</p>

嬴政在绸缎的最上方横着写上了秦、楚、赵、魏、韩、齐、燕,周几个字。然后按照发音的顺序,将秦国的所有文字都竖排地写在了第一排,也就是标有秦的下面。</p>

嬴政要做一个华夏字库,这样不管哪国的某个字与《易经》中的某个字对应上,他便会根据这</p>

个字库的表格找到相应的秦文,从而了解这个字的各国写法,以及所对应的上古符号。</p>

看起来繁琐,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p>

这一写就是两天,除了吃饭,睡觉,嬴政都在忙于此事。</p>

这一天,刚用过早膳,赵高便从外面走进来,拱手说道:“王上,奴臣见王上忙碌了两天了,不知奴臣有什么可以代劳之处,以替王上分忧。”</p>

嬴政想了一想,说道:“寡人这两天整理一下秦国的所有文字,是按发音排序的,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弄完,你替寡人补上吧,然后核对一下有没有遗漏的文字。最后,将赵文的那一排,对应前面的秦文,写好。”</p>

赵高拱手说道:“奴臣遵王命。”</p>

与《易经》比对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如今只是完善华夏字库便可,所以这个工作,让赵高完成就行了。</p>

这时,从外面走到门口一个小太监,拱手尖声说道:“禀王上,南苏公主请见。”</p>

“哦?快快有请。”嬴政急声说道。</p>

嬴政几天不见南苏公主,有些想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嬴政想起了上次南苏公主说送消息回楚国的事,想必是有眉目了。</p>

南苏公主迈着婀娜的步伐走进外门,深情款款轻身一拜:“南苏见过王上。”</p>

“公主不必多礼。”嬴政上前将南苏公主扶起。</p>

面对未来的夫君,南苏公主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娇羞,轻声说道:“王上,南苏此次前来,是有事禀告。”</p>

“让寡人猜一猜,是何事。”嬴政故作思索的表情,“可是你父王有所回复?”</p>

南苏公主点点头,说道:“王上猜的没错,父王回复了消息。”</p>

“不知楚王,他怎么说的。”嬴政问道。</p>

“父王痛骂了魏国的不义之举,还要发兵征讨魏国。”南苏公主说道,“后来听说王上已经派兵出征,便消了些火气。”</p>

嬴政笑着点点头,楚王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p>

南苏公主接着说道:“父王还说,楚国大军随时在楚魏交界进行策应,若秦国胜,则按兵不动;若秦国败,则出兵阻击,最起码,也要保证长安君的安全。”</p>

“这样也好。”嬴政说道,“请公主在这里等寡人一下。”</p>

说罢,嬴政起身进了内室。</p>

出来的时候,嬴政的手中拿着一排竹简。</p>

嬴政坐到南苏公主身边,展开竹简,指着上面的字问道:“公主可识得这些字?”</p>

南苏公主看了一遍,说道:“有的识得,但大多数识不得。”</p>

“哪个你识得,指给寡人看看。”嬴政说道。</p>

南苏公主依此指出了她认识的字,这些字都是楚文。</p>

嬴政看着南苏公主圈出来的楚文,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便向门外喊道:“赵高。”</p>

赵高进门拱手说道:“王上,奴臣在。”</p>

“过来看一看,这个字,你可认得。”嬴政一本正经地说道。</p>

“是,王上。”赵高走到嬴政跟前,看着嬴政指着的这个字。</p>

“这个……”赵高皱了皱眉,说道,“应该是个‘马’字。”</p>

“呵呵……”南苏公主没忍住,笑出了声。</p>

“你呀,不知道就别乱说。”嬴政看见南苏公主笑了,很是开心,调侃赵高道,“这是个‘鹿’字,是楚文!”</p>

“王上教训的是,以后奴臣不识得的,一定不会乱说了。”赵高尴尬地说道。</p>

看着赵高的表情,嬴政与南苏公主一起大笑了起来。</p>

孰不知,嬴政为了逗笑南苏公主而调侃赵高的这一举动,却被后世所曲解,使赵高背负了千古骂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