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这次又是神棍(十)(1 / 2)

 一天!</p>

整整一天哪!</p>

贾琮差点儿被自己的臭屁给熏死了。</p>

他羞愤欲死,总觉得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不对劲。</p>

就连刚刚分配到他身边伺候的焦有信,也总是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p>

焦有信仿佛在说:“琮哥儿看着挺白净、伶俐的一个人儿,怎么就这么爱放屁呢!”</p>

贾琮:……你才爱放屁!你全家都爱放屁!</p>

本小爷要不是吃了那个劳什子的培元丹,绝不会变成一个臭屁篓子!</p>

不过,羞恼过后,贾琮又不得不承认,培元丹的副作用虽然让人无语,但对于身体的调理却真的有神效。</p>

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只靠一颗丹药,短短几天的功夫,高热退了,身上的鞭伤也迅速结痂、脱落。</p>

而原本只能趴在床上动弹不得的贾琮,来到玄真观不到十天,就已经能够下地乱跑。</p>

亲自前来向“贾敬”回报买山圈地进程的贾珍都有些惊诧。</p>

那日贾琮的惨状,贾珍都亲眼见过了。</p>

说实话,不管是贾珍还是贾赦,他们会那般轻易的答应把贾琮过继给贾敬。</p>

除了何甜甜的威势压迫之外,也有觉得贾琮命不久矣的原因。</p>

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孩子,在医药不缺的京城都未必能够救得回来,就更不用说偏僻的郊外了。</p>

反正活不成了,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过继就过继,如此还能让“贾敬”这个活祖宗满意,何乐不为?</p>

结果呢,短短几天不见,本以为早该死掉的贾琮,居然又活蹦乱跳的满山跑,而自家老子对这么一个过继来的便宜儿子诸多纵容,贾珍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p>

“……琮哥儿年纪小,还要读书,我原想着亲自给他启蒙,但我平日还要忙着炼丹,实在抽不出时间。”</p>

“这样,你去学里找个先生来,每天教授琮哥儿功课!”</p>

随后,贾珍又听到自家老子这般为贾琮筹划,他心里愈发别扭。</p>

但,老子的话,贾珍作为儿子自是不敢违逆,只能硬着头皮乖乖答应:“是,儿子回去就去找学里的太爷!”</p>

贾珍因为看到亲爹对一个过继来的便宜儿子过多关注,心里很不得劲儿。</p>

带着莫名的羡慕嫉妒恨,跑去族学的时候,正好又看到一群学生胡闹。</p>

而贾代儒呢,因为唯一的孙子贾瑞死了,整个人仿佛都没了精气神儿,愈发不愿意管教。</p>

如果是过去,看到乱糟糟、闹哄哄的族学学堂,贾珍根本就不会管。</p>

但,刚刚在城郊受了刺激,自家老子有特意问到了族学,贾珍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因为读书而遭受到来自于父亲的管教……</p>

诸多因素之下,贾珍爆发了,狠狠发了一通脾气,并且将那些作乱的学生,比如薛蟠,再比如什么爱啊、怜啊之类的便宜亲戚全都赶了出去。</p>

贾珍特意去找了一趟贾政,一通商量,把贾代儒请回家去“休养”。</p>

然后,在贾政的几个门客中找了个看着还算沉稳的人,暂时去管理族学。</p>

再随后,整顿族学,重新制定规矩。</p>

虽然贾珍和几个新先生也不是十分靠谱,却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p>

族学也有了些许学堂该有的样子。</p>

最后,贾珍经过挑选,又专门给贾琮选了个先生。</p>

三天后,贾珍才有急匆匆的去了玄真观,与他同行的还有那位先生。</p>

何甜甜特意考校了先生一番,虽然没有多大的学问,但给稚童启蒙还是尽够的。</p>

算了,贾珍也就是这种水平了,根本不能指望他办出多么靠谱的事儿!</p>

反正“新先生”已经在路上了,这就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就先让这位先生临时教导一下。</p>

再者说,何甜甜故意在贾珍面前提及族学,不单单是要给贾琮找个先生,也是在提醒贾珍注意、整顿族学。</p>

呃……结局虽然不是令人多么满意,但有了贾珍的发作,族学从先生到学生都收敛了许多。</p>

只要不是公然把学堂当成胡闹的场所,那些乱七八糟的学生不再闹出丑闻,何甜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p>

且,经过族学这件事,何甜甜算是有了亲身的感受——贾家真是从根儿上都烂透了!</p>

也罢,如此一来,何甜甜就没有太多心理负担了。</p>

既然地基都烂了,那么贾家这座大厦的倾覆也就在情理之中。</p>

何甜甜能够做的约莫就是在贾家败落时,留下火种,然后帮着火种慢慢将贾家重新振兴起来!</p>

何甜甜已经预见到了贾家的倾覆,而宁荣二府的人,却没有这样的认知。</p>

有了何甜甜的弹压,贾珍虽然没有给西府凑钱建省亲别墅,但还是出了一块地皮。</p>

到底是一家人,且贾珍还存着钻营的心思。</p>

银钱不能出,因为要给亲爹老子去建清修之地。</p>

因为有“贾敬”这个借口,就连贾母都不好说什么。</p>

但地皮什么的,还是可以“共享”一二。</p>

王夫人从薛家借了银子,王熙凤那边放出一大笔印子钱,就是贾母,也忍痛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了一些。</p>

扬州林家,林如海还病着,却已经向圣人递交了辞官折子。</p>

圣人虽然舍不得林如海这样一个干臣,却也不好压榨一个病歪歪的人,便准许他辞官,还特许他回京休养。</p>

林如海那边,只等家里收拾妥当,他身体情况稳定下来,便会携女进京。</p>

知道林如海要进京,贾母便给林如海写了信,信中满都是对于女婿的关心,以及对于外孙女的记挂。</p>

字里行间,还状似无意的提到了贾元春封妃的喜讯,并且表示,贾家正在倾全族之力修建省亲别墅。</p>

贾母没有明着说“借钱”,但林如海闻弦歌知雅意,回信的时候,命人拿了十万两银子的银票!</p>

十万两银子啊,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p>

但跟林家价值二三百万两银子的家私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p>

贾母倒是没说什么,只说林家厚道。</p>

知道内幕的王夫人却暗暗在心底抱怨,觉得林家果然小气,跟那个尖酸刻薄的林丫头一个德行。</p>

不过,不管怎样,贾家一通操作,总算凑齐了六十万两银子。</p>

虽然跟预计的一百万两差距一大截,但没钱也有没钱的办法嘛。</p>

院子修的小一些,布置摆设什么的精简一些。</p>

另外,王熙凤知道下头人会贪慕,但这次不比以往。</p>

建省亲别墅的钱,几乎就是贾家最后的家底,绝不能糟践了。</p>

所以,王熙凤和贾琏监管得格外严苛。</p>

领了差事的族人或是下人们,本就暗恨王熙凤是个霸道的母大虫。</p>

如今,辛苦半天,却捞不到太多的油水,愈发觉得这位琏二奶奶太过刻薄。</p>

连带着贾琏也跟着得了骂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