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 三倍赔偿(2 / 2)

“信息港是国有企业,而我们又是政府机关,当初也就没想那么多。”王宝玉解释道。

“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于敏问道。

郑东策插嘴将数据库的事情讲了一遍,于敏又详细审查了合同,皱眉道:“这件事儿不好处理,关键在于合同上没有约定,对方完全可以借此不履行责任。”

“我们遇到的问题总得算是售后吧?他们不能建好网站什么都不管了啊!”王宝玉有些着急。

“即使是售后也要把所有款项落实在书面上才能生效。”于敏说道。

“于律师,能不能想想办法?律师费不是问题。”王宝玉试探的问道。

“凭我跟郑科长的关系,律师费是小事儿。从合同上看,应该能找出一些信息港的问题,但是法院判决的周期比较长,怕在时间上来不及。”于敏道。

王宝玉闻言心里哇凉,难道说这次就要栽在裴近峰的手里了?如果真是那样,只能拿出一百多万向信息港低头了。沉默了一会儿,正当王宝玉起身告别之时,一直还在看合同的于敏突然说道:“王副局长稍等,我找到了合同上的一个大问题。”

“什么问题?”王宝玉急切的问道。

“第五款第三条,网站在运行期间内,无论出现任何技术问题,信息港都应该在二十四小时内快速解决,否则,将参照建设款进行三倍赔偿。”于敏指点着合同说道。

“难道说还能让信息港赔偿?”王宝玉狐疑的问道。

“这里说得是任何技术问题,当然也包括数据库不能正常运行,我觉得招生办可以下函要求信息港立刻处理技术问题,否则,就以违约起诉他。”于敏郭丹的说道。

“就是啊,数据库不能正常运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邓东策也是高兴的拍着大腿。

“如果他拒不履行,还不是要打官司?”王宝玉皱眉道,他很了解裴近峰的为人,这种事儿他绝对会赖账的。

“打官司是个噱头,也不一定能赢。”于敏道。

还不是白说,王宝玉不解的问道:“于律师还有什么好办法?”

“我有一个朋友在《平川日报》,可以就招生办跟信息港因为网站打官司这件事儿进行报道,一旦引发了公众关注,势必会影响信息港的业务。”于敏到底是个职业律师,脑瓜精明的很,说得非常有道理,尽管她说得这种方式,已经不是律师工作的范畴。

“哈哈!到时候他就坐不住了。”王宝玉不禁哈哈笑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裴近峰失败的惨状。

事不宜迟,王宝玉当下决定,要尽快跟那名记者见面,于敏拿起电话,倒是声音很甜的约了对方,然后商定就在北国大酒店见面。

三个人来到北国大酒店,找了个包房,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大记者的到来,没过一会儿,这名大记者就进屋了,王宝玉一看就乐了,不但认识,还很熟,只怪自己来到平川市之后,很少跟他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