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捐款(1 / 2)

中医天下 青斗 0 字 2021-09-09

 针灸科的门诊量最大,令吴启光和洛飞莺忙得焦头烂额,孔飞和付中奇的到来,倒是解了一时之急。名门出高徒,其二人针法不凡,诊治数名病人之后,令吴启光也自赞扬不已。因那李贺曾偷艺金针门之故,宋浩没有对孔飞、付中奇二人说破洛飞莺的身份。洛飞莺见有金针门弟子来助宋浩,也自感到惊讶。

那林凤义自从到了天医堂之后,自我感觉“医运”到了,遣方处药已是得心应手。其神脉惊人,简直到了无所不知的境界,尤其是令病人信服。信者为医,其方药更是显效,是如神助。被人称做“天医堂神脉”,后和宋浩并称“天医神脉”,天下间唯此一双了。

这天已过了午时,宋浩才将来诊的病人诊治尽,略作放松。随见林风义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说道:“宋浩,看看谁来了。”

接着走进一人,满面笑意。洛飞莺笑嘻嘻地跟在后面。

“何先生!”宋浩不由惊喜道。却是那位曾被宋浩从李贺的绝命针下救下性命的何成中。

“好厉害啊宋浩!自创天医堂了!”何成中上前与宋浩亲切地握手。

“何先生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宋浩高兴地道。

“救命之恩,不敢相忘!从林大夫原来的医院打听到了他来了这里,便自寻了来,希望能见到你和洛小姐,果然如愿了。”何成中笑道。

“何先生可是旧疾犯了吗?”宋浩一惊道。尤是怕那绝命针遗患未除尽。

“你和洛小姐神针精妙,已将我那要命的顽症彻底治愈了。今天找来,是特地向你们表示感谢的。”何成中笑道。

宋浩闻之,心中稍安,欣然道:“何先生无事就好,救治疾病是我医家本职,何谢之有!还请到客厅说话罢。”

客厅内落了座。何成中感激地道:“自上次你治愈了我那怪病,欲谢你而不接受,一直感到歉意,总是希望能为你做些什么。今天看到你创立天医堂,开始济世行医,敬佩之余,也为天下间的病人感觉到高兴,又有一处可以救命的地方了。何某不才,经商多年,略有小成就,为了感谢你,也为了支持天医堂更好的发展中医事业,我捐赠一笔款项来,希望你能接受。”

说着,那何成中从怀中取出一张支票,递于宋浩道:“这是五百万,先用来发展天医堂的事业,日后何某还会捐赠的。”

宋浩没有想到那何成中竟然会向天医堂捐赠如此巨额钱款,意外之余,惊讶道:“何先生,您这般厚意让我如何接受!”

何成中笑道:“些许钱款,不成敬意,也是你和你和天医堂有能力运用好这笔钱款,也算是我为祖国的中医事业做出点贡献罢。”

旁边的林凤义和洛飞莺也自感到意外,随之是惊喜,天医堂现在正需要钱呢,那何成中身家上亿,有意主动捐赠,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林凤义笑道:“既是何老板一片赤诚,难得有这种为中医做贡献的心思,宋浩啊,你就接受了罢。天医堂初兴,也是需要资金来保障运营的。你不是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吗,那些都是需要资金的。”

宋浩忙站起身来,感激地道:“那就谢谢何先生了,我代表天医堂全体同仁接受这笔捐款,同时向何先生表示最为诚挚的谢意!”

宋浩双手接过那张五百万的支票,朝何成中深深鞠了一躬。

“不要客气了!我虽是商人,也明白取之于民和用之于民的道理,能为祖国的中医药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除了我本身已经受惠之外,也是深感中医的博大深奥,更是为你们这些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所感动,你们的事业是功及子孙万代的事,应该得到社会各层的支持。”何成中说道。

“何先生能有如此见识,中医何愁不兴!先生的大力支持,便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令我们更有信心将医道发扬光大。”宋浩感慨道。

何成中笑道:“你志向远大,又身怀医中绝技,医道中兴,就靠你们这些人了。尽以微溥之力,也是我等的荣幸!好了,我还有事,先走了,日后需要我帮什么忙,就按上次我留给你们的名片上的联系方式找我。”

何成中说完,站起身来,宋浩和林凤义只好将他送出。外面停了几辆豪华的轿车和十几名保镖。那何成中和宋浩、林凤义二人握了握手,上车去了。

“此人好大方啊!一出手就是五百万!不愧是一个大老板!”洛飞莺说道。

“难得这般有见识的大商家来支持天医堂,也是你们救了他的命,才生此慷慨之举!”林凤义说道。

宋浩轻弹了一下手中的那张支票,兴奋地道:“有此资金保障,有些计划可以提前实施了。晚上开会,天医堂要有大动作了!”

这天晚上,会议厅内,宋子和、吴启光、叶成顺、唐雨、伍长、孙飞、付中奇等人闻之那五百万捐款的事,无不惊喜万分。

宋子和感叹道:“宋浩啊!你自创天医堂,便多得贵人相助,这是天助你成事啊!”

吴启光道:“也是到了令医道中兴的时候了,宋浩当是领军人物,得道者多助,只有这般,天医堂才能医行天下!”

宋浩说道:“根据目前的情形,我曾计划的部分事项准备提前实施。首先在万松岭建立中一座中草药的养殖和种植基地,那里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且近在咫尺,有地利之便,可以先行开发利用起来,也是天医堂日后对中草药进行研发的一个基地。有些以前行之有效的古方验方,现今多不应验,应该是药性大不如前之故。日后天医堂所用之药,一定要保证质量。并且这座基地,也自为日后的天医堂药厂做准备。”

吴启光点头道:“你能考虑得如此长远,着实不易,这个计划可以实施。”

宋子和、唐雨、林凤义等人也表示同意。

宋浩随后道:“还有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我准备扩建天医堂。根据发展的势头来看,现有的规模半年之后便有些难以应付闻声而来的患者了,所以我们要事先做足了准备。天医堂后院的那一大片空地可以利用,建筑方面找刘天他们就可以了。”

林凤义赞同道:“不错,为日后计,天医堂应该扩建的,并且要建造成一座现代化大型医院的规模,方能应得来以后的发展。还有,天医堂也应该开始招聘一些有经验的二线的医务人员,以补现在和日后人手上的不足。天医堂二期工程建成后,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少不得也要进购些相应的医疗设备的,才能令天医堂在总体的医疗水平上达到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