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章 百鬼不侵镇宅符(1 / 2)

 “静一法师,快救救我哥!”支儿正东面过来几人,喊话的哪位围着支儿转了一圈,不屑道:“哪来的鬼?分明是俩个小毛孩,瞧我哥那点胆,竟被俩孩子吓昏过去!”

口中念念有词的道长回应道,但身体依然保持方才的站姿,“没那么简单,道行上的事你还不懂,把所有的人都招呼过来,将他俩围住,我去看看,有我在,不会有人被吓死!”道士的言语中充满自信。()。

道士侧着身子、迈着道徒独有的步伐,同样在支儿、恩柱外围转了一个圆圈,虽然是圆圈,可是当道士迈完最后一步完成一个整圆后,支儿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模糊,神智瞬间变得有些混沌!

随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恩柱已吓得说不出一句话,他紧紧地攥住支儿的右手,整个身体软软的靠在支儿身体一侧,支儿明显感觉到恩柱在微微的颤抖。

天亮时分,这种僵持的气氛才被打破。道士重新来到支儿的近前,左手在空中做了一道符咒,支儿被束缚的心智随机被解除。

一位老者在认出被撂在一旁的银匠挑子后,用求助的口吻对道士说:“静一道长,以老夫看这是一付银匠糊口用的家什器具,看眼前这俩孩子不过是十几岁的江湖少年,或许是迷路误闯了道长设下的法场,你也说过,我家闺女香兰的魂魄已找到归宿,自昨天下午到现在,道长主持的这场阴婚可谓功德圆满,看在江湖小艺人的份上,还是让他们赶路为好!”说完后,老者双手抱拳对道士深施一礼,老者的这一举动,在支儿看来有悖常理,支儿能够理解,老者之所以如此,意在是为他俩着想。

“茂才老汉,按照规矩,我等众人应该在此守候三个昼夜,第一个子时就冒出这俩妖孽,接下来的两个时辰还不定要出什么蹊跷之事,天也亮了,三方六面蹲守的人只有等下批替换的人到齐后才能回到庄上,如有违者,此事过后,我会另设法场一一惩罚,你俩随我到村里,贫道要对你们的真实来历一探究竟!走!”

由于昨晚水米未进,加之惊吓,恩柱像霜打的茄子没了精神,支儿的承受能力虽说强些,但也是一脸的倦容!

众人中有一位同情心较重的年轻人弯腰去拿扁担,不料扁担上的几滴干涸的血迹引起了他的兴趣,审视一番抬头对老道说:“道长,你看上面有血迹!不少呢!这箱子上也有!炉子上也有、、、、!”血迹十分均匀,像是有人有意洒上去的。

支儿忽然想起了什么,猛然掰过恩柱的肩头,在恩柱的头上、脖子、后背上仔细寻找着,同样找到凝固的血迹,尤为明显的是,一块大的血痂将一缕头发黏连在一起,支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手背,也留有被擦拭过的血迹。支儿如梦初醒,这血迹来自阴婚中的那位新娘!黑暗中,他不经意间闻到的血腥味就源自手背上的鲜血!

如此看来,当时恩柱后背那黏糊糊的东西也不难解释!

支儿心生疑惑,难道阴间的众鬼也有嗅觉?其虚无的鬼魅之身也有辨别气味的鼻子?

当初,按照新娘的吩咐,支儿将扁担、工具放置好,俩人背对新娘蹲藏在墙根后,新娘将自己的鲜血洒在工具及他俩的身上,意在用血的气味掩盖他们纯阳之躯发出的气味,只是百密一疏,支儿分明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说有生人味!彼鬼所说生人味便是他与恩柱所发!

按照常理,人死后人体内的任督二脉将会停止运行,血液随之凝固,当三魂六魄彻底脱离肉身后,其躯干与世间同样没有生命迹象的砖头瓦块没有任何区别。新娘在世时是未成年人,按照风俗,身亡后当天应该下葬,从太阳落山到深夜子时,度过了几个时辰,为何新娘还能够洒出流动自如的鲜血?面对老道咄咄逼人的架势,支儿揣摩是否将这一细节告诉与他!

干涸的血迹并没有引起老道多大的兴趣,他有些不耐烦的呛声道:“啰嗦什么!快走!回村再说!”

众人尾随在道长、支儿、恩柱身后,缓缓地向西北方向的一处村庄走去。

面前的村子叫吕庄,二十几户人家,百多口人,像这样的村子,在北方平原地带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