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赵鞅的打算(1 / 2)

 赵鞅、赵毋恤回到了营地军帐。</p>

赵鞅步行到主位上看着桌面的棋旁,棋旁上的左右两端依旧只有被白子围成的两个圆圈。</p>

赵鞅不急不忙的取出十枚黑子逐一放在左方圆圈的下面,拼成一个箭头性形状。然后才看赵毋恤向道:“毋恤,你是怎么看智老今日的举动的?”</p>

智老就是智宣子,由于辈分很高绝大部分人通常都称他为智老。</p>

赵毋恤沉声道:“那老狐狸处处针对我赵氏,他今日此举分明是不想看到我赵氏再立军功。只是,孩儿不知,父亲为什么会轻易妥协,毕竟您才是军中主帅。”</p>

赵鞅淡笑道:“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你看的太浅。为父行军多年,何成吃过亏?”</p>

赵毋恤点头道:“这到也是,父亲大人才智过人。那老狐狸如何是父亲大人的对手,只是孩儿不明白父亲大人为何如此?”</p>

“你必须明白!”赵鞅突然厉声大叫,想了想才温和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战不是这么打的。兵多势大未必等于胜者,郑国如今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此战到此,胜负难料,任他们瞎折腾去吧。”</p>

赵毋恤面露惭愧之色道:“孩儿驽钝,辜负了父亲大人的期望。”</p>

赵鞅叹道:“这不能怪你,都是为父的过错,是我没有好生教导你。”</p>

赵毋恤的母亲是从妾,而且还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处于庶子的地位。在他小时候,赵鞅甚至连看也不看他一眼。但赵毋恤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p>

有一天,赵鞅考验他数位儿子的才能,对他们说道:“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之上,先得者有赏!”诸子乘骑前往,却无人找到宝符,空手而归。只有赵毋恤道:“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即可归赵所有。”</p>

赵鞅听后高兴异常,顿觉只有赵毋恤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立刻便废掉长子伯鲁,破例立赵毋恤为继承人。</p>

而赵毋恤却有过人之才,但未得赵鞅重视,耗费了许多光阴,为人处世还不够老到,赵鞅一直为此引以而恨。</p>

赵鞅道:“天下万事离不开利益,成败并非是关键的所在,利益才是一切。倘若失败能换取利益,败则由胜。倘若胜利却损失利益,虽胜由败。”</p>

赵毋恤神色一动道:“父亲大人可是指魏桓子攻不下郑国军寨?”</p>

赵鞅赞许笑道:“正是如此,自从郑相公孙侨死后,郑国就缺少一位可决战疆场又能出谋划策的人才,这也是郑国国力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可现在郑国有两位这类的奇才,而且两次胜战已经激励起了郑军的斗志,是胜是败谁也无法预料。”</p>

赵毋恤明白了过来笑道:“孩儿明白,现在郑军士气高昂,郑国军寨中的能人不是无名就是墨翟,想要取胜并不容易。就算魏桓子能攻下郑国军寨,那么他的军队也将损失惨重,吃亏的到头来始终是他。”</p>

赵毋恤这时心中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父亲大人以困天子以令诸侯之语来劝说大王攻郑,其目的不是为了夺取郑地,而是为了消耗敌对三卿的实力。</p>

********************</p>

正午时分,太阳升得更高了,灼热的金光照射着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