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战国七雄 第二十五章 水上称雄 方城内乱(2 / 2)

黑烟漫空,敌人水师在内外攻打下,阵脚大乱,部份掉头逃走,更有部份在慌乱下撞往岸旁石礁,声势浩大的船队,只余任由宰割的份儿。</p>

船上船下哀号连片,细细一看大多都是魏国的士兵。北方人少有善水者,即便会游泳,但又怎能于黄河抗衡,几番挣扎就已经脱力,抽筋而亡。</p>

吴国的士兵早已做了无数次练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落水,他们做的不是挣扎,不是于激流抗衡。他们熟练的保持着自己的体力,尽量让自己浮在水面上,静静的顺流而下,倾斜着游向岸边。</p>

以吴人的水性,只要不遇上大漩涡,一般都能够逃脱厄运。</p>

黄河水战,吴军大获全胜,毁敌舰八十余艘,能逃返魏的敌舰不到二十艘。吴军方面阵亡者二百三十人,伤者不到一千,三艘大舰毁破沉没,却杀敌近五千,俘敌兵将五千余人,近一万人消失在黄河之中。魏国临时组建的水军损失惨重,短期内魏国休想由水路南侵,能否保着黄河防线亦都成了问题。</p>

*************************************</p>

黄河水战水战刚一落幕,方城中也演绎了一场闹剧。因为斗怀太值得吴地百姓敬重,斗怀被处死以后,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百姓发起了一场暴乱。他们纷纷上街以铁铲,铁杷,锄头等器械进攻着在方城中的吴兵。</p>

事态越发的严重。</p>

方城议事大厅里,吴国诸将气得连连骂声连连。</p>

展如气愤的大声咆哮道:“到底是那个混帐胡乱散布谣言,让展爷爷逮着非剥了他的皮不可,气死我拉。”</p>

姬凌云森然道:“不用去找什么元凶,也不必如此。从现在起只要有威胁吴兵举动的百姓一律就地格杀,同时祸及家人。两岁幼儿,七十岁高龄老者除外,其他年龄段者一律同罪连珠。”</p>

姬凌云不愿意对百姓下重手,但并不代表他可以任由百姓在他头上作威作福,而无动于衷。他下达了生平首次的屠杀命令。</p>

诸将闻之均感差异,姬凌云向来都是讨厌那些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世族贵胄,对于百姓却异常的好,且常说“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类似如此的命令还是第一次。</p>

姬凌云寒着脸道:“愣什么,快去执行。”</p>

“是!”诸将领命。</p>

“另外,镇压住动乱以后,你们立刻整备大军,我们即日南下。”姬凌云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们如此不愿意打这一战,寡人偏偏要逼你们早日决战。”</p>

姜良长叹:“想不到以贤德而扬名于世是叶公,居然会用出这种卑劣的手段。为了推延时间,他们派人散布谣言,让我军为方城的内乱耽搁时间。”</p>

“他们的意图是让我军首尾不得相顾吧?”韩庆的眼光依旧是如此毒辣。时间多延迟一日,齐地就多一份危险。只要楚国能够在魏国攻入齐地以前保持不灭,那么楚国就有了喘气的机会。</p>

姬凌云冷笑道:“这足以证明楚国已经完了,他们需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拖延时间。如此卑鄙,寡人怎会让他们得逞。至于那些百姓……”他咬牙道:“寡人自问攻下方城以后没有亏待他们,但他们却如此因流言而伤我军将士,岂能轻易牢过他们。寡人到要看看是寡人的刀子硬,还是那般愚民的胆子强。”</p>

这会儿楚国的那些愚民可伤透了他的心了,姬凌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但至少他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一句,他从未做过一件有损麾下百姓利益的事情。对于方城里的百姓也是一样,在方城粮库中得到的粮食也在斗怀分配给他们的数量上加了一筹,对他们可以说仁至义尽,而他们却如此反自己,实在令他觉得难受。</p>

这时,韩庆问道:“叶公这手段确实不光彩,但却证明了一件事情。魏国、楚国早已暗中联合。他们对我临淄已经构成了威胁,临淄乃我国的经济命脉,决不可失。那里只有一万人马真的没有关系吗?”</p>

姬凌云笑道:“并非一万,而是两万。魏国姬斯、李悝见识过公孙将军的才能。孙上将军研究过魏国攻中山所打的几战。魏国士兵勇悍,作战灵活。其上将军吴辰善于灵活运用士卒,不会打死战。他曾断言,魏国一定会由水路攻打卫国。如此,寡人事先留了一手,藏兵卫国。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子吴先生的游说,至于公孙将军,寡人信他一定可以坚守到最后一刻。”</p>

这是君臣之间的信任,没有任何道理可讲。</p>

仁慈果然没有刀子直接,面对群情激愤的方城百姓,在刀子面前很快就软了下来,乖乖躲到了屋子里面,畏惧的看着来往巡逻的吴兵。</p>

解决了方城的内乱,姬凌云就传令全军准备南下,与楚国一决死战。在南下的前一刻,姬凌云招来了项鹰……(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