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仇士良要谋高位(1 / 2)

葬唐孤王 流连山竹 0 字 2021-10-13

 王守澄看着的仇士良,双眼喷着火。

他从未想过,仇士良在此时却是横插一脚,干预起了朝政来了,直接把李炎的母亲给请了过来。

廉氏是何人,在场的谁不清楚啊。

有着这么一位在,估计想要把李炎彻底打垮,估计今日是没戏了,得另想他法了。

所以,王守澄此刻非常的憎恨仇士良。

反观仇士良,双眼望向王守澄,根本无视王守澄那仇恨般的眼神,脸上挂着笑,心里却是得意的很。

说来。

就在刚才不久前,仇士良得到消息,说朝官们集体攻击李炎。

原本,仇士良到也没有想过要帮李炎,但念在王淑时不时的送钱给他,所以他这才领了宫中禁军,前去把廉氏给请了过来。

这也算是还了李炎的一份情了。

众朝官们作了难。

李昂更是犯了难。

而此时,那位国子监祭酒孔简,却是又站了出来,痛斥道:“陛下,还有诸位,此乃是议政殿,何时妇人也能入殿了。这难道是要重复武周吗?还是陛下本身就允许妇人干政!”

擦。

孔简的话一出,李昂的脸上顿时挂起了寒霜来。

武周都敢说,这表明孔简对于妇人进入议政殿之事,乃是绝对的深痛恶绝。

可是。

李昂却是不敢对这位如何,哪怕就是训斥都不敢。

身为一个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估计也只有他李昂了,连自己的臣子都不敢训斥,更是连这朝堂都掌控不了,足以说明,李昂人虽有才,但却是没有那个能力。

“孔祭酒,妇人不得议政,这是我朝的律制,何时妇人议过政了。我到是听说,孔祭酒家乃是妇人当家,不知道这事是真还是假,呵呵。”李昂没有发话,仇士良到是发话了。

仇士良乃是右领军卫将军,他当然有权发表他自己的意见。

虽说,孔简说的并不是他,但廉氏来是他弄过来的,这等同于孔简这是在攻击他了。

仇士良乃是一个记仇的人。

对于孔简,他已经记在心上了。

仇士良一发话后,孔简顿时有些紧张害怕,赶紧退身回位,不敢与着这位臭名昭著的仇士良来个你攻我御的。

仇士良为人如何,估计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

而今,又受到李昂的信任,做了这右领军卫将军,更是提到了知内侍省事,如此的信任,除了王守澄等宦官之外,估计再无他人了。

不远处的王守澄,瞧着仇士良那得意的神情,立马站了出来,“陛下,颍王不尊旨意,擅自斩杀南诏使者,重伤南诏使节。如此之事,怎是一个亲王做得出来之事。试问,南诏国如再发动一次攻袭西川之事,我唐国可抵御得了。所以,臣认为,此事不可拖,也拖不得。请陛下再次下旨,遣使前往会川,当场把颍王拿下。如陛下念及其兄弟之情,不如先把颍王解押回京之后再来定论。如南诏欲战,那就遣使议和。”

“陛下,王中尉此言甚是。南诏虽乃是边民小国,可我唐国目前的状况却是无法再抽调兵马前去抵御南诏,所以,王中尉之言,乃是最合适的方法。议和,乃是目前唯一的选择,要不然,如南诏发动战事,西川也好,东川也罢,皆会被南诏所控。”李宗闵适时的也站了出来。

此时的唐国,说不上千疮百孔,但却是各地匪患不绝。

就好比陕县一带,匪患多到劫掠过往的客商等事,这也迫使得朝廷不得已下派崔郾为鄂岳观察使去平匪患。

这二人的话一落后,议政殿内,众朝官们纷纷附和不止。

所有人,都不希望有战事,更何况还是与着一个边民小国的南诏国打上打下的,根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之事。

而且。

对于这些朝官们来说,李炎斩使者,伤使节之事,已经有违道义了,那是不可原谅的。

从古自今到现在,使者被斩的虽也有,但却是极为少数。

如谁要是斩了他国使者的,最终的结局不言而喻,都少有能全身而退的。

众朝官们的一通奏言,这让李昂没了主意。

而堂下跪着的廉氏,早已是悲伤不已,泪流满面,抽泣声不止了。

没有人会可怜这么一位妇人。

更是不会有人在意这么一位妇人是死是活,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只在意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

虽说,廉氏乃是先帝之妃,如真要硬起来了的话,这些朝官们估计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可是,廉氏只知道哭,却是什么也做不了,哪怕开口求上几句都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朝官们的意见是如此的统一。

那就是遣使到会川去,把李炎给抓了,然后解押回京静候处置。

正当李昂作难之时,议政殿个,一宦官急奔而来,嘴上急声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何事慌张,成何体统。”孔简见那位宦官如此大呼小叫的奔了进来,最是不喜欢吵闹的他,直接管教起这宫中的宦官来了。

仇士良闻声,看向孔简,“哟,孔祭酒,你这是要代我管理内侍省啊。看来,这国子监以后我也得经常去走走才行啊。”

仇士良发了话,孔简立马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多了嘴了。

李昂也不管他们二人斗嘴,而是望向那位急奔进来的宦官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让你如此慌张。”

“回陛下,西川急报。”那宦官赶紧把手中的信报往着李昂递去。

众朝官们听到西川急报,所有人都在这一刻感觉是出大事了。

甚至,有人还认为,南诏已经把西川打下来了,说不定南诏已经把成都府都给打下来了。

没有人把西川的急报当作好事,只会把西川的急报当作坏事。

而跪在堂下的廉氏,一听到西川急报后,立马停止了抽泣声,静待着李昂说什么。

而她心中更是想知道,自己那远在西川的儿子到底如何了。

是死了,还是依然活着。

身为母亲的她,目前只能依靠着王淑每隔十天半个月给她带去的一些安慰,却是不能见一见自己的儿子。

这让廉氏每天过得如水深火热一般。

李昂拆开西川信报,观阅之后,脸色顿时白了。

所有朝官们见李昂的脸色白了,第一反应就是成都府被南诏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