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人定胜天(1 / 2)

明左 鹤城风月 0 字 8个月前

 ,明左</p>

凭心而论,明军将针对的重点放在张献忠的身上并没有错。</p>

毕竟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已经打了十三年。</p>

长久的生死徘回之下,当初那些威名赫赫的首领们,心态早已经产生了变化。</p>

有的人意志坚定,战斗到底。始终对大明王朝仇深似海,不将大明推翻誓不罢休。</p>

有的人思想动摇,心生绝望。觉着大明王朝江山巩固,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推翻。</p>

有的人从当初的一文不名,成为了现在的一方霸主。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再也不舍得放手。</p>

有的人投降官府,甘为爪牙。功名利禄之下,甘之如饴,彻底站到了反动一面。</p>

在这样的情况下,避重就轻,打击顽固起义首领,显然是正确的选择。</p>

秉承崇祯的意思,明军只是咬着张献忠死缠烂打。哪怕是近在迟尺的罗汝才,官军都采取了招抚的策略。</p>

张献忠的处境当然万分艰难,可这却成全了李自成。</p>

得知各部领袖重新造反,大明已经调集了所有的军队前往镇压,附近地区空空如也。</p>

李自成就知道,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p>

他迅速召集人马,冲出商洛山,重新驰骋于河南大地。</p>

虽然他现在的人马只有一千多,可李自成毫无畏惧,再也不想窝在山沟沟里面无奈等死了。</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p>

李自成原本的计划,是前往湖广同张献忠、罗汝才会合,集中力量作战。</p>

可是走到半路上,听闻张献忠、罗汝才去了四川,而且四周官军云集,李自成不得不放弃计划。</p>

这时,那个书生向李自成提出了建议。</p>

“闯王,如今大有可为之地,只在中原。无数百姓嗷嗷待哺,视朝廷如仇寇,自然视闯王如甘霖。只要闯王义旗所经之处,千军万马也只是等闲。”</p>

这个书生,是在李自成蜗居商洛山的时候投靠来的。</p>

此人名叫李岩,乃是开封府杞县黄龙岗人,并且有举人功名。</p>

虽然是读书人,但李岩在家乡本土名声很好。经常仗义疏财,并且为穷苦百姓发声,因此深受爱戴。</p>

当地官府在大灾之年仍旧盘剥百姓,催缴更甚。</p>

百姓缴纳不出,官府就抓人用刑,逼的百姓家破人亡。</p>

李岩看不过眼,仗义执言,却惹怒了地方官,栽赃他通敌流寇,将他抓进了监牢。</p>

有侠女红娘子,得知李岩的义名,悍然闯入监牢,将他救了出来。</p>

两人且战且走,一路躲避官府的追捕。听闻李自成就在商洛山中,便赶来投靠。</p>

李自成心细如发,表面上对于读书人的投靠欣喜若狂,背地里却让李锦秘密调查。</p>

李锦乔装赶到李岩的家乡。</p>

这里却因为天灾,已经没有多少活人了。</p>

通过有数的几户人家口中,得知确有其事,李自成这才放心下来。</p>

从此以后,他便拜李岩为军师。</p>

一直流动作战、居无定所的农民军,这次终于开始吸收知识分子,并且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p>

李自成对李岩的献策十分重视,果断放弃了同张献忠、罗汝才会合的想法,转身扎入河南。</p>

这一动,立刻席卷风云,更胜从前。</p>

李自成在河南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空前的灾害。</p>

当然明王朝的道行逆施,才是最大的助力。</p>

崇祯十三年的灾害,是空前绝后的,影响波及天下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