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跟帝国特使的谈判(2 / 2)

帝国之主 奥丁信使 0 字 2021-09-23

其三:册封陈武为松江郡总督,太平军的现有将领,一并可以在松江获得职位,且先前叛乱罪责一并赦免。但其他各级地方官员,仍将由帝国任命。

其四:调集军队南下,协助天南军团对抗阿曼王国士兵

这四条内容,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基本囊括了整个招安条件的最主要内容。其他无关紧要的条款还有足足几十条前后写满了好几页纸,但不管是方安还是陈武都默契的没有理会。

只要敲定这些,剩下的都可以随意取舍让步。

其实,在进入大青关之前,方安拟定的条款还有一条,那就是太平军必须要让出大青关。帝国的底限是,大青关内一定要被帝国掌握,当然为了不刺激太平军,具体驻军数量可以商议。作为交换的代价,帝国直接下达圣旨,让出登州。

现在登州既然已经失陷了,这个交换自然没了意义。自觉想不出其他能让陈武退让的方安,只能临时决断将这一条删去。

这也是无奈之举。

不妥

这个条件,在帝国看来已经是诚意十足,但跟陈武的心理底线差的远了。他毫不犹豫的道:第一点,太平军并无异议,第四点也可商量。但第二第三点,太平军绝不会同意

方安微不可见的愣了下,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话。

陈武的反对,在他的预料之中。所谓讨价还价嘛,就算心里满意,多半也要继续往上抬价试一下,何况招安这样的大事。但方安跟朝臣预想中,陈武最坚持反对的应该是第四点,这样才好左右逢源。没想到的是,陈武在第四点上居然表示可以商量,反而是第二第三点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太平军这是什么意思

真的愿意跟阿曼王国的大军对抗

方安心里揣测着陈武的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好消息。可太平军真的有那么傻有那么好心

当然,内心惊讶归惊讶,他表面上还是礼貌的请陈武继续发话。

就第二三点而言,帝国是有底线的,他提出的这点只是己方的报价,并非绝对不能让步。

首先是第二点的赋税钱粮是一支军队得以维持的根本,更是他统治松江的基础,自然不能轻易让步。松江郡的所有财政,只象征性的缴纳一笔,其余全部截留,用于地方建设和维持军队开销。

至于具体数字,好看点就给个花头,不想讲究的干脆给一金币。

帝国只要好意思收,陈武就绝对脸皮够厚好意思给。

这不可能

一个地方连赋税都不交,跟独立的王国还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松江富饶天下,是帝国最富有的几个州郡之一。像原山郡宁海郡之流,绑到一起再翻倍,都比不过松江每年缴纳的钱粮。

方安适当让步道:军队的饷银和盔甲武器,帝国中枢都可以拨款。只要整编后上报一个数字,军部自然会足额下发,无需将军费心。

所以呢太平军的军队规模就被帝国摸得一清二楚,受限于人

陈武可没那么傻,这一点无论如何不会答应。

他甚至明确的告诉方安,这一点帝国如果不让步,两边就没得谈。

一番争论之后,陈武和方安各让了一步。太平军取消先前的赋税标准,转而每年向帝国缴纳一百万金币二十万石粮食。取而代之的是,剩余的收入全部归于松江自用,帝国不再过问。

对于方安来说,这一点无疑超出了出发前的要求,让他心里很是为难。但陈武的强硬,以及太平军已经在事实上占据了松江,让他不得不做出让步。至于最终报回去后,中枢能否通过,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然而,第二条的让步,才仅仅只是整个谈判的一个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