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1 / 1)

瞬间1 司空城 0 字 3天前

 年二十三扫棚,那天她学妈妈的样子,用毛巾系罩着头。把笤帚绑上木杆扫,有碍事的地方,她还要站在凳子上扫。贤贤干活有一种快乐,不觉累。娘只要坐在那,不用忙。因为有娘,就永远保持一份童真。三哥曾说:爹娘在,那才是家,家的感觉完整完美。

过年要点灯。这是常道的活儿。

常道挂起自己做的灯,年前年后有八九天,大红灯笼高高挂在灯笼杆上,崭新灯笼穗在风中摆动。杆子上端,有横梁钢环,穿着绳子,可以升降。杆子原先放天线,后来闭路电视接线入户,就做了灯笼杆。如果风大,还是挂矮的旧杆上。旧杆矮,看得清,照地亮。过去的灯复杂多样,很多人家有转灯。转灯得用蜡烛,利用蜡烛燃烧的热量产生风,形成动能,驱动灯里面的人物、风景旋转。灯外层的纸需是透明的,它只是挡风的,看得越清越好。灯形一般是多棱体,可以分4-6个框面,构成独立的画面,里面转动,给人以变化的一幅幅画。里面的活儿是关键,画工的精细需要技艺和时间。有的人有好材料,也为省时间,剪贴现成的画。蜡烛一宿得换两三次,点不到天明。后来用电灯就省事了,但是不能转,只是“普通”的灯。也有能人,加小电机,带动里面旋转,速度控制可是大学问,一般人弄不了,所以没有兴起。过去,灯的底下,多有几个小孩,在那拆小鞭儿,然后到别处放。

如今过年,没有散放鞭,没有孩子游走。成挂鞭炮都集中在午夜,叫辞旧迎新。放鞭是图吉利,要个喜庆,也是驱邪,只剩了这一点意义。这让人不得不做,到点儿走走这个形式。有这样心理的,一定看准时间,到点鸣放。地点选在大门口,或在过道。

过去大伙儿抱怨鞭炮声吵,让人看不好电视。现在,听鞭炮也连不成片,常道出去倒水时,往远处听,街里还像模像样连成混响。礼花在西边的空中开放,红的,绿的,一束灭了,一束升起。大道上有几户放完鞭的男人,仰头远远地看。

以往过年,常道要找一张纸写菜谱。菜谱不能写在台历上,犹如饭店里给厨房下的菜单,备菜要用,炒菜时要看。准备时忘了什么要拿过来看,掂对什么要捏在手里,这张纸弄湿了弄油了,但是不坏,用到所有菜出锅上桌。一家人欢天喜地吃着菜,端起杯,说祝酒话,饮料也能代酒,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