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会一会那孙伯符(2 / 2)

袁太子 凤溪凰跃 0 字 2021-09-25

“待我军全据扬州以后,汝觉得是举扬州之众北伐中原,还是继续向西继续逆江而上征讨荆襄地区呢?”</p>

话音落下,袁耀继续对孙策出难题道。</p>

对于这一点,孙策也并未刻意隐藏自己的锋芒。</p>

他此刻是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袁氏的任用,执掌兵权立下战功,好凭借功勋要回其父的旧部。</p>

在他的思维里,得表现出自己的个人能力,令袁氏不得不任用他方才是正道。</p>

若刻意表现差劲,那岂不是正好给了雪藏他的借口?</p>

权衡利弊一番,孙策心底打着的算盘还是挺精明的。</p>

闻言,孙策稍作沉思,遂道:</p>

“公子,若以私心而论,其实策是希望将主力重心放在征讨荆襄地区,因为家父战死襄阳城下,凶手黄祖以及刘表皆是我孙家死敌。”</p>

“策时时刻刻无不心怀着手刃仇敌的想法。”</p>

“若公子在平定江东六郡以后,能够率主力平讨荆襄诸郡,为策复仇的话,那策将感激不尽。”</p>

话音落下,孙策随即语气稍作停顿,方才面露严肃之色,郑重道:</p>

“但从大局上来说,策不希望公子将主要目标放在攻略荆襄诸地上。”</p>

“因为,在策看来,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如从寿春、汝南集结主力北伐,攻略中原诸州,以逐鹿中原。”</p>

“只要能够克复中原,则王霸之业旦夕之间可成!”</p>

“至于荆襄诸郡,一支偏师足以平定。”</p>

一席席话落,孙策缓缓提出了自身的见解。</p>

这一席话音落下,袁耀顿时之间不由面露震惊之色,这当真是孙策吗?</p>

他出此难题与孙策,也是想借机观察一番他的动向。</p>

在逐鹿中原,成王霸之业与攻略荆襄诸郡,以报复仇相比,究竟孰轻孰重。</p>

但他却未想到,孙策的大志如此坚固。</p>

复仇与大业相比,显然后者大于前者。</p>

至少对于孙策来说是如此。</p>

“阿策,你能如此客观公正的分析天下大局,此等胸怀令耀佩服。”</p>

袁耀一席赞扬之语,令孙策轻笑一番,随即又顿时间恢复了平静,沉声道:</p>

“公子过誉了!”</p>

“在策眼里,复仇与大业都同等重要,之所以会附议先一力逐鹿中原,自然也是有原因的。”</p>

“因为,只要中原诸州能够大定,那兼并荆襄地区,惩治凶手,以报复仇岂不是轻而易举乎?”</p>

一语落的,孙策轻声说着。</p>

在他看来,报复仇与大业压根不冲突。</p>

待自身实力无比强盛后,想复仇不是很轻松的事?</p>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p>

孙策现今间已是将这股恨意、怒火渐渐积攒在心底,只等合适的时机时,将会瞬间爆发而出。</p>

反之,若实力不济,纵然强行攻略荆襄之地,又能如何?</p>

破不了州郡,又如何惩治凶手?</p>

不过这番思索是埋藏在孙策内心的,并未向袁耀展露而出。</p>

对于展露自身实力来说,孙策还是极其有分寸的。</p>

他只是将自身的个人能力以及胸怀大志方面坦诚而出,但关乎到作为主君的决策以及城府,却是丝毫未坦露。</p>

简而言之,就是展现的是将略方面的能力。</p>

至于自立一事,他还是向袁耀隐瞒的。</p>

只不过,他却并不知晓袁耀实际上一直都在试探他罢了,他的动机历史书上都早有记载呢。</p>

“好啊,阿策既有如此想法,待耀再度用兵时,不知可否屈尊为我副将,辅助于我?”</p>

沉思半响,袁耀沉声相问着。</p>

对于他来说,将孙策拽在身边总比放养好。</p>

主要还是,袁耀还是心下担忧啊……</p>

深怕孙策又如原史上那般献祭破石头换取兵将,从而脱离袁氏的归属。</p>

他不希望孙策自立,从而给自己增添麻烦。</p>

江东六郡在分裂,各自为政的基础下,是极为容易能够平定的。</p>

但如若在孙策的整合以后,那再想凭借硬实力攻取,将会难上加难。</p>

一时之间,袁耀、孙策这年纪相仿的二人,经过这短暂的对峙以后,却也各自暗怀其余心思。</p>

“承蒙公子厚爱,策愿为副将。”</p>

原本以为孙策会婉拒的,但现在瞧着其答应得如此爽快,反而令袁耀有些面露附议之色,反应不及。</p>

……</p>

关中。</p>

西都,长安。</p>

车骑将军府。</p>

府中,此刻李傕依旧在继续与贾诩暗自密谋着天下时局。</p>

“文和,这两日以来,对于袁术所派遣而来的请封职官一职,你以为是否该封呢?”</p>

李傕徐徐说着。</p>

闻言,贾诩面露平静之色,徐徐道:</p>

“将军,对于袁术的请求,是必须要封赏的。”</p>

“不然,这会寒了众心,反而会令天子的威信力大大下降。”</p>

一语落罢,贾诩瞧着李傕眼中流露出附议之色,遂再度详细解释着:</p>

“据线报,现那袁术之子袁耀连日来屡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已在江淮地区铸造了无与伦比的声望。”</p>

“而袁氏现在又主动遣使入朝请封,这其实就是向我等所释放的信号呀。”</p>

“什么信号?”</p>

话落,李傕一时有些疑惑,遂相问着。</p>

“袁氏有意与我方联盟合作。”</p>

贾诩一脸淡然自若的说道。</p>

“是么?”</p>

“如若我拒绝封赏,会造成何等后果呢?”</p>

一语落的。</p>

贾诩遂徐徐解释着:“若拒绝封赏,那以袁术的行事风格,必然会大肆在关东地区造谣此事,将此事放大,以此来摧毁天子在地方上的威信力。”</p>

“一旦诸士人皆不认可当今天子后,那我军一直以来面对天下诸侯都持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便将消耗殆尽。”</p>

“如此,将得不偿失也,还望将军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