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一章 再选大将军(1 / 2)

门阀赘婿 蜡笔疯叔 0 字 2022-03-29

 最新网址: 大兴二年,三月初一。

秦王来到洛西,三十里驿,见到劳师远征的神策军。

长安到洛阳七百余里,神策军三个师从得到命令、开拔、潼关会师、再到洛阳,总共用了十天时间。

秦王看到的队伍,军容不整,疲惫不堪。

距离滦州还有两千里路,等他们走到那里,不知累成什么样。

表面上不合理的调动,背后又有它的逻辑理由。三门阀互相观望,唐家不出兵,其他两家就不出兵,那这仗就没法打了。

此时孟氏飞虎军和西门氏虎贲军已经渡过黄河,可他们并没继续北上,而是要在相州等待神策军一同北上。

得到公孙雄消息,榆关已丢。八万抵抗侵略的男贾军民,只逃出不足三千,余者皆被契丹人海啸般的进攻吞噬。契丹人入关,刀砍斧剁,几乎不留活口。是泄愤,也是一种震慑。

可怜八万军民,男女老少都有,想城墙倒塌的那一刻,他们是何等绝望。据说最后时刻,守将斡勒蛮还曾带着人去封堵城墙缺口,给女人们争取逃跑的时间。可敌军一个冲锋,就把他们脆弱的防线击垮。

契丹人不做休整,骑兵举着刀枪追杀,还把男贾大将斡勒蛮的人头挂在旗上。公孙雄放弃滦州,退兵大都(燕州),与远道而来的相州兵、郑州兵会师,决定死守大都。

契丹骑兵行动迅速,已切断古北口与大都联系, 而此时驻守古北口的莫州军已经撤不回来。不过莫州军带有大量粮草、装备, 即便被堵在古北口,他们也不会慌乱。凭借铁甲兵严防死守,公孙雄估计,他们最少能坚持一个月。

此时只等门阀军到来, 为燕州(大都)解围, 到那时古北口的围自然解开。而公孙雄、赵晃等已被围在城内,未来一段时间, 不会有卫国军总部的战报送来朝廷。

公孙雄在最后一封战报中称, 希望朝廷多派些兵来,只靠门阀九万兵, 不能保证为燕州解围。

“卫国军总部被困燕州, 那么剩下九万人如何调度?”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再选一位大将军带队北上。”

“何人能担此重任?”

想同时指挥三门阀的军队,这个人的威望必须足够高。若睿王赵满还在,必然是睿王带兵北上, 可睿王已逝, 不提也罢。

若大司马唐振在朝, 自然也是绝佳人选。可如今唐振陷入长安道税改泥沼, 脱不开身, 大家心目中首推荆国公孟丹青。

可此时孟丹青家里乱糟糟的, 确有难处。而孟丹青不动, 老狐狸西门真森也找出各种理由不肯带兵。

那么就剩下贤王和康王。

贤王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征, 康王则是装聋作哑, 不予回应。

“难道我大梁没有男儿了吗?”黑袍太后朝堂怒斥。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

退朝,太后移步后殿。

秦王、庚王以及三门阀代表也移步至此, 继续商讨由谁带兵的问题。

秦王心中最佳人选是张云龙,若张云龙的第一师和曹圣的第二师一起北上, 那就更好了。可贤王、康王不动,这二人就不动, 梁朝真的就没什么人了。总不至于把赵亚夫派上去,那样曹玉簪绝不能答应。

选大将军, 若只看爵位, 两个摄政王倒是够了。可二人都没打过仗,让外行领导内行,总感觉太过儿戏,因此苏御也没自告奋勇担当此任。

“我不想听理由, 我只要尽快确定人选。”曹玉簪沉着脸:“神策军改道,从小平津直接渡河。我已让河东道在沿岸准备大量船只, 渡河之后还备有马车, 助力神策军快速行进。现在选出大将军,马上就要动身才行,否则就要落到军队后面,延误战机。”

不用曹玉簪嚷嚷,大家心里也清楚。

此时没人搭理她,老侯爷唐炯今日来到后殿,与孟丹青、西门真森还有两位摄政王聚到一起, 反而把曹玉簪挤到外面去了。

曹玉簪坐在帘幕后面, 她也走不出来,只听着外面一群人商量。

商量来, 商量去,最后竟然落到两个摄政王身上,现在只能二选一。

唐炯说, 二王虽没打过仗,但二王身份够。你们不懂军事,但你们可以带久经战阵的幕僚出发。幕僚设计,摄政王下令,一样能带兵打仗。

二王互望一眼,各自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