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王太后的邀请(1 / 2)

门阀赘婿 蜡笔疯叔 0 字 2022-03-29

 最新网址: 古训有言: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因为孩子七八岁时,分辨对错的能力有限,当众训斥他,孩子因羞愧而长教训,而且还显得家长有家教。即便孩子犯了小错,外人见家长如此有家教,往往都能原谅。

相反,有那家长不管孩子,骄纵成性。

但家长不管,社会会帮他们管,而且加倍。所以“惯子如杀子”。

但妻子往往是成年人,是非观早已成熟,而且有更强烈的自尊心。所以对妻子不能在人前公然训斥,那会让妻子感到十分难堪。若妻子是个软弱的,她会憋在心里,非常难过;若妻子是个强横的,说不准就与丈夫吵起来,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当然,什么事都有个度,管孩子应该严格,但孩子到了懂事的年纪,告诉他们是非曲直,适当传授经验,就可以了。否则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 会让孩子活得痛苦。那是折磨孩子, 而不是教育。

面对韩坚,秦王选择私下里谈。

正如诛邪克所言:阵前违令,非杀不可,否则惯出毛病来, 以后还有谁听军令?

这次放过韩坚, 对诛邪克来说是一次“威严”层面的损失。而诛邪克的损失,无外乎是为秦王考虑。

秦王站在阵亡功勋碑前, 背着手, 伫立良久,韩坚站在校长背后。

校长一句话也没说, 韩坚却声泪俱下。

……

已是四月, 谈判终于有了进展,可此时秦王对朝廷非常不满。

因为在谈判过程中,除了那些早就安排好的新兵蛋子,朝廷一兵一卒也没派过来, 而这严重限制了秦王的谈判。

在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 要想通过谈判谋取好处, 纯属痴人说梦。

秦王将和谈成果送到朝廷, 并不是在征求朝廷意见, 而是让他们看看, 这种情况下, 最多能谈成这样。

文书中说:辽国同意撤兵到榆关以外, 但梁朝必须答应以下几点:双方互派公主和亲, 并保证贵妃以上爵位;梁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辽国每年给梁朝等价的牛羊马匹, 是为互赠;保证古北口和榆关通商,梁朝不限制铁器贸易, 辽国不限制马匹贸易。

乍一看,感觉蛮公平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比如辽国要用牛马羊抵消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 但他们的牛马羊单价几乎是梁朝市价的二倍。尤其是优种马匹,价格更是高到离谱, 而且都是公马。

苏御将文书送至朝廷, 本意是催促曹玉簪给燕云增兵,增加谈判筹码。可曹玉簪却模仿平时苏御开玩笑的口气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曹玉簪做过努力,分别拜访贤王、康王。可康王不同意发兵,贤王也就不发兵。而且还有更麻烦的事发生, 唐振听说北方战事吃紧,于是加快税改节奏, 结果引发大规模暴乱, 长安道已打成一锅粥。

曹玉簪说:本打算让唐振换你,可现在唐振拆东墙补西墙,把兰州兵撤下来平叛。唐家派不出兵北上,孟氏西门氏就不会派兵。

曹玉簪强调说:十万两白银相当于1亿钱,二十万匹绢相当于2亿钱。虽然辽国牛马羊价格偏高,到底能抵消一半。相当于每年给他们15亿。这并不多。南晋皇帝司马衷刚送来一百亿。用南晋的钱,就能顶66年。而你带兵打仗, 这一趟损耗, 就是几十亿。

曹玉簪最后训斥苏御:你媳妇和西门端一场“互诈大案”已告到大理寺。这一次诈骗案涉及金额将近400亿,我还给你压着呢。现在为了这点小钱, 你就别跟契丹人计较,赶紧签了,带兵回朝。

……

梁辽签订《榆关之盟》。

秦王希望与耶律崇光签约, 可辽国却派先锋大将萧览来。

萧览是辽皇后的亲弟弟,辽太子的舅舅,又是先锋大将,身份倒也不底。可梁军方面还是表示不满,于是没让秦王去签,而是决定换一个人去。这时赵晃自告奋勇说:俺打仗不行,但喝酒行。等签完约,非要把萧览喝躺下不可。

签约前,场面严肃,签约后,大排宴宴,双方将帅同席畅饮。

赵晃吹牛,说自己能喝, 号称“酒桶”,结果没喝过萧览, 第二天是被车运回来的, 直到中午才醒。

这时他带回来一个消息:耶律崇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