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张瑄的预言(1 / 2)

天唐 格鱼 0 字 2021-10-11

 第383章张瑄的预言</p>

灵州。</p>

李亨在张瑄的永宁王府纠集众臣,脸色无比的阴沉。</p>

“启奏陛下,吐蕃人出尔反尔,再次率兵犯我边境,两宁州守军在积石山下大败,伤亡惨重,如今半数退守沙柳河,半数逃回河州!”</p>

兵部尚书公孙良有些心惊胆战地汇报着战况,不敢正视李亨那愤怒的眼眸。</p>

李光弼猛然一拍桌案,暴怒道,“怎么会这样?李光弼!”</p>

“臣在!”李光弼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出班跪拜在地。</p>

“你倒是跟朕说一说,你麾下这数万大军不是号称与吐蕃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吗?怎么会扛不住吐蕃残兵的进攻,一战就溃!你可有话要对朕说!”李亨怒视着李光弼。</p>

李光弼心里那个憋屈和郁闷就不用提了。</p>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吐蕃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进袭吐谷浑故地,而他手下的副将凌岚竟然挡不住吐蕃军马,不仅战败,还逃回了河州,将整个吐谷浑故地拱手让给了吐蕃人。</p>

“陛下,臣不在两宁州,不知具体战况……还请陛下放心,臣这就赶赴河州,再次整军与吐蕃人一战,如果臣夺不回失地,必战死沙场回报陛下的皇恩浩荡!”</p>

李光弼咬着牙关慨然道。</p>

李亨神色一缓,刚要说什么,突然听杨国忠冷笑一声道,“陛下,平蕃郡王的四万兵马损失惨重,再次整军反攻吐蕃,以臣看来,取胜的可能性极低。”</p>

</p>

“当务之急,还请陛下命杨涟率军镇守沙柳河和青海一线,保住青海不失。而剩余军马,镇守河州防止吐蕃人东进即可。”</p>

李光弼对杨国忠的话大为不满,猛然抬头道,“杨相之言,光弼不敢苟同。难道,吐谷浑故地就放弃了不成?”</p>

“丢都已经丢了,还嚷嚷什么?难道两宁州是本相丢的?”杨国忠有些不屑地扫了李光弼一眼,嘲讽道。</p>

李光弼暴怒,但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p>

他涨红了脸,转头望着皇帝。</p>

“陛下,臣以为杨相之言有理。当务之急,还是以守住边防为第一要务。至于吐谷浑故地,可徐徐图之。”公孙良斟酌着词句小声道。</p>

“陛下,安禄山手下大将史思明已经率军五万绕过河东进攻灵州而来,此刻朝廷不能腹背受敌,吐蕃之事,只能暂时以防御为主了。”杨国忠抱拳大声道。</p>

李亨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p>

他本来以为灵州是最安全的大后方,却不料一夜之间,情势就扭转过来。吐蕃人犯边作乱,而叛军竟然绕过河东向灵州攻杀过来,这摆明了就是要活捉他这个大唐皇帝!</p>

“河东守军何在?这些白食朝廷俸禄的酒囊饭袋,朕要统统杖毙了他们!”李亨愤怒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p>

“史思明的叛军现今何在?”李亨咆哮了半天,渐渐冷静下来。</p>

“陛下,距离朔方百余里。看来,叛军是要先拿下夏州,然后再进犯灵州!”公孙良作为朝廷军事主官,不得不实话实说。</p>

李亨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p>

竟然快到朔方了,这么说来,若是叛军拿下夏州,再整军奔袭灵州,半月之内当可抵达!</p>

灵州危险了。</p>

李亨又想逃了。</p>

他噗通一声坐在龙椅上,有些无力地颤声道,“速速命张瑄的大军回师勤王,回师勤王,阻挡叛军!”</p>

杨国忠心里冷笑,嘴上却沉声道,“陛下,张瑄大军镇守潼关阻抗安禄山叛军主力,此刻怕是鞭长莫及了。”</p>

杨国忠有句话还没好意思说出口来,“还是继续逃吧,现在看来,逃回长安,倒是安全一些。”</p>

李亨无语。</p>

公孙良这个时候犹豫了一下,又躬身施礼轻轻道,“陛下,最近臣听说,张瑄病体沉重主动上表陛下请求退隐,不知是真是假……”</p>

公孙良这话一出口,杨国忠的脸色就变得很精彩。</p>

张瑄被皇帝逼迫要辞官退隐撂挑子的事儿,早已传播得沸沸扬扬,但皇帝这里却还是莫名所以。</p>

李亨愤怒地挥着手,“胡说八道!胡说八道!速速传诏张瑄,朕不管他是真病还是假病,都不得擅离职守。若是丢了潼关,朕要他的脑袋!”</p>

李亨有些口不择言了,甚至爆了粗口,大失皇帝体面。</p>

李亨霍然起身,大声道,“传朕的旨意,命杨涟率军死守陇朔边防,防御吐蕃,不得让吐蕃人进犯我疆土半步!同时号令陇朔各州军马,由张巡统率抗拒史思明叛军进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