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需要是真的吗?(2 / 2)

搅和大宋朝 吴老狼 0 字 2022-01-23

看了这道书信,赵九妹当然是将信将疑,汪伯彦则迫不及待的进言道:“殿下,事不宜迟,既然我们已经探得金兵的撤退路线,那微臣建议我们尽快移师到东平府设防,准备拦截金兵。”</p>

事情太大,就连赵九妹都不敢随便下定这个决心,马良则是无比担心的问道:“汪府君,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金兵走广济河水路撤退是方便沿途劫掠粮食补给军队,但是未免太绕路了吧?”</p>

“马将军放心,老夫敢担保这个消息不假!”</p>

汪伯彦自信满满的回答,又向赵九妹拱手说道:“殿下也请放心,吴承旨与微臣是知交好友,微臣敢担保他的消息绝对不假!倘若有误,微臣情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降职罚俸,绝无二话!”</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说来也奇怪,听到了汪伯彦的这番话后,赵九妹象是突然明白了什么,先是仔细又看了一番吴开送来的告密书信,又看了看神采奕奕的汪伯彦,赵九妹忽然露出了开心笑容,说道:“辛苦汪府君了,这个消息确实无比重要,真的是帮了本王的大忙!”</p>

言罢,赵九妹还又赶紧转向马良说道:“马将军,赶紧派人召集众文武开会,本王要把这个消息公之于众,和他们一起商量对策!”</p>

“殿下,兹事体大,稳妥起见,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急着做出决定吧?”</p>

马良难得与赵九妹的意见相左,赵九妹则是把奸诈的俊脸一沉,说道:“马将军,不要贻误军机,这是汪府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的重要情报,岂能有假?快去!”</p>

马良还没蠢到家,看到赵九妹故意给自己摆脸色,马良马上就明白赵九妹肯定是另有所图,所以虽然还是不明白赵九妹的真正用意,马良还是赶紧出门调派人手,派人去给宋军文武传令开会。结果十分凑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赵九妹的另一个新宠黄潜善也来到了现场准备求见赵九妹,见马良派人联络众官,黄潜善还好奇问道:“马将军,出什么事了?殿下怎么突然叫这么多人来开会?”</p>

马良只是表面上天天和黄潜善之流的避战派唱反调,实际上却没有刻意和他们结仇的打算,事情马上又要公之于众,所以马良也没犹豫,马上就把汪伯彦刺探到的重要情报告诉给了黄潜善,黄潜善听了大惊,失声说道:“有这事?金兵要走广济河水路撤退?”</p>

“是汪府君打听到的消息。”马良苦笑回答道:“虽然我觉得不大可能。”</p>

“将军恕罪,老夫倒是认为未必没有这个可能,毕竟,走这条路不仅方便,粮食补给也相当容易。”</p>

黄潜善继续和马良唱反调,手却伸进了袖子里,把一道书信揉成了一团,心中破口大骂,“汪老狗,抢首功的动作真他娘快!”</p>

让马良意外,赵九妹在紧急召开的会议上公布了汪伯彦收集到的重要情报后,除了死忠于赵宋朝廷的郭永提出了质疑外,包括宇文虚中和梁扬祖在内的文官集团,竟然一致认为吴开派人送来的消息肯定不假,金兵为了运送物资和劫掠粮草方便,必然会选择走方便快捷和粮草充足的广济河水路撤退,也全都赞同立即移师东平府布防,以便拦截金兵退路。</p>

刘浩和张俊等武将也看出了广济河水路的危险性,全都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抢先赶到东平府布置防御,不给金兵劫走宋徽宗父子的机会。结果赵九妹见文官武将基本都意见一致,当然也毫不客气,马上就下令道:“即刻传令全军,让我们的将士立即着手拔营转移,向东平府开拔,到那里去建立防御,准备切断金兵退路!”</p>

“臣等遵命!”</p>

在场的文官武将几乎开口,整齐回答得斩钉截铁,马良见了难免更是傻眼,暗道:“这些家伙都傻了?就凭区区一道不知真假的书信,就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把我们的主力拉到远离黄河的东平府去布防?”</p>

还没蠢到家,目瞪口呆的同时,马良又突然心中一动,顿时有一种想给自己一个耳光的冲动,暗骂道:“蠢货!你才是这里最大的蠢货!汪伯彦拿来的那道书信,需要是真的吗?!”</p>

事情还没完,赵九妹又突然开口,脸色有些阴沉的冲着马良问道:“马将军,你为何不说话?难道你还有什么意见?”</p>

做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宋忠臣,热血沸腾的大宋主战派代表,听到了赵九妹的这番质问,马良当然是毫无惧色,马上就拱手行礼说道:“殿下,请三思!末将斗胆认为,我们最好还是慎重起见,最好不要中了金兵的调虎离山之计!给了金兵从容逃窜的机会!”</p>

很可惜,虽然当着宋军文武的面,马良一再据理力争,坚决反对移师东平府,然而在一帮奸佞小人的谗言误导之下,赵九妹不但没有听取马良的逆耳忠言,相反还宣布汪伯彦探听到金兵的退兵路线是为大宋朝廷立下了盖世奇功,当场把汪伯彦册封为河北兵马元帅府的第二副帅!</p>

不用说,消息传开后,热血沸腾的宋军主战派将士当然是在背后把汪伯彦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同时也益发的把马良当成了他们生死与共的战友,有什么心里话都对马良掏心窝子。</p>

更绝的还在后面,留下了坚决主战的郭开守卫大名府后,赵九妹带着宋军队伍转进到了东平府后没过多久,黄潜善也向赵九妹禀报了一个他收集到的重要军情,说是他的好友、政和二年的状元、钦宗时期的吏部尚书莫俦与他取得联系,向他告密说金兵已经打消了撤回本土的主意,准备出兵攻打应天府,武力擒拿赵九妹的母亲、妻子和姐妹,以便在中原长期盘踞,直接控制整个中原。</p>

得知了金兵的勃勃野心后,赵九妹麾下的文臣武将当然是纷纷进言劝谏,建议赵九妹赶紧移师应天府保卫南京城,而赵九妹也从善如流,断然拒绝了以马良为首的主战派一再劝阻,很快就决定带着军队大步南下,跑到汴梁南面的应天府去‘抵抗’金兵侵略。</p>

“移师应天府,还可以切断汴河漕运,让金兵在汴梁无粮可就,只能是被迫撤出中原。”</p>

这是汪伯彦和黄潜善之流劝说赵九妹南下应天府的借口之一,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后,马良也终于明白了在历史上,赵九妹为什么会在登基后马上把汪伯彦和黄潜善封为正副宰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