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此事就这么定了(2 / 2)

这些朝臣身在高位,对宝钞的变革他们看的更清楚。

他们特别清楚,随着海贸的开启,他们手里的宝钞会比现在值钱很多的。

因而,在交易司设立允许宝钞兑换白银之后,他们也只是做了少量兑换,作为收藏兑换了些新式白银,

若因黄子澄这些人的破坏导致朝廷的海贸和宝钞胎死腹中,那他们手里的宝钞岂不是还要愈来愈不值钱的。

动了所有人的大蛋糕,这些朝臣不再是出于八卦,也不再考虑阵营,纷纷同仇敌忾开始谴责起来黄子澄。

“黄子澄要干什么?疯了不成,这乃于国于民的好事,他搞砸了此事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其心可诛,黄子澄肯定是有见不了人的勾当,一定要彻查此事以儆效尤。”

“是得严查,不然他还会再寻机会搞破坏的。”

朝臣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朱元璋倒也能从其中听出几句关键所在。

“严惩?该如何严惩?”朱元璋问道。

此事不仅牵有黄子澄还有孔仁。

孔仁是圣人不知道几代的血脉,谁若提了严惩的建议,那无疑是得罪了孔家。

一个读书人得罪了孔家,那读的书还有什么意义。

不仅如此,在以文人为主的官场怕会成为人人喊打的奸佞小人,可是很难混下去的。

朱元璋出言,那些朝臣一个劲的这,没一个直接提出建议的。

对这些朝臣的嘴脸,朱元璋早就摸准了。

现在的他再看见这些人的态度,倒也没那么生气了。

官员对于他,那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罢了。

他需要这些官员治下,而那些官员也需要做官来吃饭甚至混名混地位。

只要这些官员别太贪心,无论是钱还是名,这些官员为自己谋些私利,他也能接受。

毕竟他们那些老弟兄,曾也是穷苦人出身,又是与他一块流过血,打拼到现在,再身居高位的时候都能迷失自我。

更何况只是这些无亲无故的官员了。

朱元璋询问过后,见这些人无人答话,他便开了口。

他问也问过了,是他们不答话的,谁若是在他说了处理意见,他们又来当马后炮的,那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了。

“你们是真不想说,还是不知道,咱就不追究了,咱这里有个处理意见,你们听听。”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我大明遣兵去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倭国安定依旧没能实现,恐是因教化不够,这段时间咱一直再考虑究竟要遣各位谁去倭国,想来想去没能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目前看来,黄子澄以及孔仁,以及玉龙书院那些学生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他们这些人加起来怕也将近百十来人了,由他们去做倒也不会成任何问题的。”

朱元璋吩咐,诸位朝臣大眼瞪小眼。

能当下就说出这个处置结果,可就早就经过他们深思熟虑了,他们这些人即便当初说出自己的建议怕也不会被采纳。

不过对孔仁来讲,这个结果绝非最好的。

这些大臣没一个敢直接附和,

不过,朱元璋说出来只是通知他们一声,并没有与他们商议的意思。

“行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拟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