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7章 安排(2 / 2)

凭他们的关系,于情于理也该如实相告的。

从朱大福那里出来后,蓝玉和朱允熥第一时间进宫去见了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正在东宫监工,是有小太监过去禀告后,朱元璋才急匆匆赶过来的。

回了东暖阁,朱元璋在洗手的功夫,随后问了一句,道“去见过吴王了?”

朱元璋并未在朱大福身边安排锦衣卫,蓝玉和朱允熥的船回来后,锦衣卫那里是收了消息。

蓝玉和朱允熥一下船就去了朱大福那里,锦衣卫也是知道的,但蒋瓛在收了消息后,并未第一时间送进宫。

朱元璋相信朱大福,蒋瓛若收了些朱大福的消息就往宫里送,朱元璋也会反感的。

另外,朱大福当下风头正盛,也该在朱大福那里留条路。

既然是两头都不讨好的事情,那自也没必要去做的。

因而,朱元璋如此询问也是猜的。

不过,蓝玉和朱允熥也没打算在朱元璋面前撒谎。

蓝玉脾气扭,从不知道要夹着尾巴做人,在朱元璋面前也不知转圜,在朱元璋寻问之后,还是朱允熥回答的。

“回皇爷爷,孙儿和舅公下船后的确先去吴王那里走了一趟,倭国方面的一些事情需与吴王对接一下。”

不能否认去了朱大福那里,那总归是得寻个原因。

总不能直来直去的说是去朱大福那里是为了询问有关朱允炆的哪件事情?

很多时候,该转圜还是得转圜一下的,太过直白,双方面上都不好看。

朱元璋当然也清楚,朱允熥所言即便是真的,但见了朱大福商讨完有关倭国的事情后,不会不管京中所传有关朱允炆的那个的。

朱大福不知此事与他的关联,但蓝玉和朱允熥知道啊,绝不能对此事不闻不问的。

只不过,朱元璋并不在意这些。

反正在他的计划中,他已经要立朱大福为储君了,蓝玉和朱允熥与朱大福亲近只有好处,绝无坏处的。

更何况,朱元璋也相信,凭借朱大福的能力,完全是能够驾驭了蓝玉和朱允熥的。

对朱允熥的回答,朱元璋没再深究,只道“行了,好不容易回来,便都歇着去,至于倭国的事情,你们直接与吴王对接去,由吴王报于与咱就行了。”

等朱大福储君身份敲定之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处理这些事情了。

与朱大福报,会少很多压力,蓝玉和朱允熥随之应答。

之后,朱元璋便随之又开口,道“允熥,你这段时间便先去凉国公那里住上一段时间,东宫很多地方都需要修葺。”

不回就不回,反正他年纪也不小了,也快开牙建府了。

最紧要的是,他对储君之位自始至终都不曾觊觎过。

所以,回不回东宫住,根本无关紧要。

朱元璋出言,朱允熥随之应道“听皇爷爷的。”

其实,朱元璋这个安排也着实是为朱允熥考虑的,不然的话,随便安排上一间房子,就像朱允炆那般,住着就是了。

不过,总得来讲,朱大福一旦当了这个储君,朱允熥这些兄弟们的确不适合再住在东宫了。

能住在东宫的只有储君子女,可没有兄弟姐妹跟随一同住在这里的。

朱元璋这样安排也是让朱允熥在蓝玉那里那里做一下过度,然后再寻合适安排的。

朱允炆做了储君,也该给朱允熥封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