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先生(2 / 2)

穿入聊斋 南朝陈 0 字 2021-10-18

“夫子,学生敢问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不比诗词就妄断结果了?”</p>

尘依一步踏出来,大声问道。</p>

别说他,就连陈剑臣都觉得此事发展到这个程度,实在太坑爹了。又或者说,整个所谓的“天下第一才子才艺竞赛”,整个过程都有一种不类不伦的感觉。</p>

章夫子一摊手:“这就是我这一关卡的规矩,最先上到的前五人直接过关,至于落后的,只能下去了……别问我,这规矩是横渠先生定下来的。”</p>

“荒谬,简直荒天下之大谬!”</p>

尘依气呼呼的,实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荒谬的比试规则,他们是来比才子的,不是来比谁的脚程快的。</p>

章夫子也有点无可奈何地道:“你等有不满,可以直接回书院找横渠先生抗议。但是现在,你们还是先下去吧。”</p>

“我一定会将此事公诸于世的,哼!这般的规则传扬出去,开泰书院定然会成为天下之笑柄!”</p>

尘依一拂袖,蹬蹬蹬率先下塔而去,只是心情激动,下楼梯的时候差点一脚踏空。</p>

下去的下去,上去的当然继续往上走。</p>

等所有生员都离开后,章夫子呼的一下坐回椅子上,苦笑着道:“张三变呀张三变,你要和圣上怄气,但不该拉我们下水呀,哎……何苦来着?”</p>

不说下去的五人觉得冤枉憋屈,就连上去的五人也是满头雾水,大有啼笑皆非之感,这次通关真是通得糊里糊涂。</p>

莫远见到郑书亮如有所思的神情,心中一动,一抱拳,问道:“郑兄,对于此事,莫非你知道些什么?”</p>

郑书亮呵呵一笑:“横渠先生一向别出蹊径,以作风奇特闻名,就算制定这般规则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p>

莫远观其神色,知他有所隐瞒。莫远不是笨人,忽而脑海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念及其中很可能涉及到庙堂之上的争斗,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多问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不该问的东西还是不要问的好。关乎横渠先生所代表的新学和朝廷之间的政见不和,他也是多有耳闻的。</p>

由此推测出去:这开泰学院立院三百周年,本来属于一大盛事,但大张旗鼓地举办这个“天下第一才子才艺竞赛”,再加上当今圣上御赐的牌匾,规格之高,实在百年难得一遇,两者情况一结合起来,不免就让能人想入非非。</p>

此事不简单!</p>

……</p>

开泰学院,后院,曲径通幽处,正有一座青砖小楼。</p>

此楼,名曰:先生楼,正是开泰书院院长横渠先生的居所。此时,横渠先生正在厅堂会客。</p>

说是客人,其实应该说是学生。</p>

当年风念歌可是跟随横渠先生学过三年时文的:“先生,圣上手谕你老已经看过了,还望先生三思。”</p>

横渠先生面色凛然:“念歌,当今圣上正青春年少,血气方刚,难免志气高远,要想创立宏图伟业。但欲速则不达,如此反而会被奸佞所乘,致使种种祸国殃民之事发生。吾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决不能同流合污,见风使舵而行。”</p>

风念歌面色一变:“先生,识时务者为俊杰呀。”</p>

横渠先生面无表情:“吾本非俊杰,一读书人而已。念歌,明天之后,老夫自然就会辞去开泰书院院长一职,如此,上面那些人就能安心了。”</p>

风念歌惋惜地道:“先生何必一定如斯?其实圣上还是很欣赏先生的学问的,年前还想请先生进京,参加弘法论禅呢。”</p>

闻言横渠先生哈哈一笑:“吾不修禅,何有言论?反正我就一句话,圣上要借开泰书院建院三百周年之际举办这个所谓的天才第一才子大赛,用意深远,我懂。但吾既为院长,一切就要由我来定规则,绝无商量余地。至于最后不管谁得到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那就各凭本事了。”</p>

风念歌见他意思坚决,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便起身告辞而去。</p>

厅堂中,想及圣上手谕的内容,横渠先生犹意气难平,忽然喝道:“笔墨伺候!”</p>

当即有书童走出来,在书案上铺开文房四宝,磨好浓墨。横渠先生提笔醮墨,刷刷刷就在纸上写字,十二个大字:</p>

“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