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堂的血(2 / 2)

“是!殿下!”

李作德一挥手,大殿内甲胄齐鸣,刀剑齐出,弓弦铮铮,肃杀让所有人内心一颤。

“太子!为君当正!”

崔淼暗暗咬牙,继续喝止!

没被牵连进来的,没有被刀兵吓到,他们也是见惯的人,但太子岂能随便说杀人就杀人!

你要是敢没借口杀人,明天世家就会跟你造反!

他们有恃无恐!

应昭有点失落了,尤其是看着他们一张张淡漠的脸,不由得无奈几分。

世家……

李作德因为这番话,稍微停顿了一下,等着应昭的号令。

应昭蓦然抬头,眼底的冷酷和杀机,让直视他的崔淼内心里发寒:“孤说了,诛叛贼,你们还在等什么?”

“嘿嘿!是!”

李作德一声兴奋声音传来,下一秒韦氏子弟,悉数被杀。

同时还有几个当初反复横跳的东宫叛徒,也被斩杀,人头滚滚,龙椅之上的皇帝更是吓得浑身瘫软:“完了!完了!这次彻底撕破脸皮了!”

“殿下,大殿上的韦氏子弟,悉数伏诛!”

李作德杀完了人,染了一声的血,就这么在衮衮诸公面前拱手。

应昭点了点头,接着转头看向了一侧的太府卿万年杜氏的杜增。

若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杜氏应该和韦氏一样呆在杜陵上。

但当朝太祖开国之后,将韦氏和杜氏的主要宗族对调,然后留下旁支故意分散在两户人家外边,让两族不断产生龃龉,双方其实互相不对付得很。

但韦旭之死,却给杜增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当他察觉应昭的目光,整个人更是惊道:“殿下,臣并未勾结韦氏!”

“卿为太府,家中可有甲?几领?”

应昭淡淡的出言,如果杀韦氏是为了立威,那么杀杜氏就得跟崔淼说的一样。

为君当正,要杀就得杀个正大光明,心服口服!

不就是立牌坊嘛!孤在长安呆了多少年?难道没有一点可以定人死罪的黑料?

杜增听到这个问题,额头冷汗唰的就下来了。

按汤律:家中藏甲一领杖五十,二领主家流放千里,三领三族流放千里,四领夷三族,牵连九族千里,一直往下,若是藏甲过十三领,诛九族,绝不姑息。

这个本来是用来对付世家的法律,只是世家多牛啊!

在太祖的时候或许收敛一点,但后续几个朝代,那就是起飞了。

不说别的,单单万年杜氏的明光铠就有一千领!

整个东宫六率也就一千领明光铠啊!

其他人只能穿皮甲!

所以,现在杜增不管回答多少领,都要出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孤问你话呢!藏甲多少!”

应昭的声音凌厉了几分,吓得杜增低头趴在地上。

忍了一会儿,他咬着牙说道:“二领,父祖所留,臣不敢抛弃之。”

“二领吗?”应昭玩味的问。

“是!”杜增咬着牙,忍着汗水说。

“刑部。”应昭看向刑部尚书刘信,也就是侧帽风流的独孤信,不过鲜卑姓氏全部勒令汉化,独孤祖上本就是前汉遗落在外的刘氏族人,索性就改回来了。

只不过作为关陇世家的刘信,这会是长安城内的刑部尚书。

“臣在。”

历史上的独孤信很俊美,现在他的年岁也才二十五,更是一枝花的年纪,面色如常的踏着血污趋上大殿,对皇帝礼,对太子也行礼。

“按律,藏甲二领如何处置?”

太子应昭继续问。

“当主家流放千里。”刘信平静的回答,一点也不怕太子。

“好。既然杜太府自言家藏二领甲,那就二领处理。流放千里的话,就流放云中吧。夺官去爵,徙主家嫡系族人离开,刑部安排人马去处理。”

应昭说完,刘信拱手称是退下。

杜增在一侧,听得颤抖叩首:“谢殿下不杀之恩!”

应昭没有看杜增被李作德安排人拉走,而是看向崔淼:“丞相以为,孤处置之法,正大光明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