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阳照常升起(2 / 2)

四方无人敢闹事,可是皇帝和太子先后出现,太子位于皇帝身后半步,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说:“二郎十岁了,父皇觉得就藩何处会好一些?”

太监都低头了。

仪式还要继续,万民观阅,群臣侍立后方,一言不发。

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静止了一样。

应玄额头冷汗涌了下来,太子此言……令他猝不及防。

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二郎平日里多乖的一个孩子,今天却跟失心疯了一样,跑来太极宫大吼大叫,还骂了自己的大哥,如今的长安实际掌控者,必定是有人在后边教唆。

应昭这般问,只怕是已经心生不满了。

二郎危矣!

“太子以为如何?”应玄干笑起来。

“不若就封万年如何?”应昭缓缓的说。

瞬间应玄脸色就难看了起来:“太子,长安乃一国之都,岂能封藩?雍州之地更是不能册封藩王,除此之外,何处你挑即可。等禅位之后,朕就是太上皇,逍遥自在就是,国家大事,还是太子处理比较顺遂。”

说着说着,应玄也不敢看应昭的脸,只能压低声音带着哀求:“莫要让天下,看了我皇家笑话。”

应昭看着应玄的背影。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当爹的如此哀求。

但很快他也露出了一抹惨笑:“可是,总有人自以为是的探头。”

应玄不说话。

这个逆子他已经管不了了!

只能久久之后长叹一声:“你说,朕日后会有什么谥号,什么庙号?灵帝?幽帝?还是英宗、懿宗?”

听得皇帝此言,太子应昭拱手道:“父皇安稳一些,未来再差,都有一个汤中宗献皇帝。”

“你倒是不遮掩。”应玄苦笑摇头。

身后名只是提醒太子,别太过分了,若是胡乱杀人,他死后必定会被一黑到底。

毕竟二郎再聪明,但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比不得早慧的太子。

可是太子却告诫他安稳看他表演,若是他成功了,未来自己也会因为这一次的禅位,换来一个中兴天下的美谥。

只是太子能赢吗?

太阳照常升起,应玄对视了一会儿,眼底滴落了一滴泪:“罢了。这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朕就当退休了。嗯,你发明这个词挺好。”

“来人!传朕旨意,禅位大典,起!”

起字一声,急转直下,应昭听得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还是不甘,毕竟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啊!

但不甘心又如何?

太上皇,几个师?

迎着朝阳,应昭开始表演三辞三让。

而此刻,城外,一支大军悄无声息出现在长安南边角落的一处塬上。遍地血色的塬上,已经没了百姓踪迹,只能看到持着鞭子的李虎,正默默注视长安城内的洪亮号角和百姓震天撼地的欢呼声。

“来晚了。”李虎长叹道。

“都怪那群胡人!”李虎边上,一个身高一米六,面容看起来堪堪十六的白袍小将怒吼道,“若不是他们沿途劫掠浪费时间,岂能晚到?”

“韦孝宽,你说什么?”一侧,一个鲜卑打扮的党项人也怒了,“我的儿郎随你们东来,你们一丁点粮食不供应就算了,还不准我们自己解决吗?还有你,一个丧家之犬,也配在这里狂吠!”

“杂胡,你想死吗?”韦孝宽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

“够了!”李虎制止了争吵,“都闭嘴。长安还在欢庆,说不定城防就松懈了,待会入城之后,女人财货你们党项和羌部都可以自取。但有一点,太子必须留给韦孝宽处理。”

“多谢李甘肃!大恩大德,我韦氏几下!”韦孝宽拱手,随后恶狠狠瞪了一眼党项部首领,“拓跋隆,此间事了咱们再来算账!”

“怕你不成!”

一甩自己的秃发脑袋,拓跋隆一脸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