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是省油的灯(1 / 2)

 太极宫前,应玄看到了远远被奶娘和太监偕行的几个皇子跑来。

其中为首的孩子,更是喜极而泣:“父皇,孩儿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好!好二郎!”

看着抱着自己大腿上痛哭流涕的应二郎应晏,一时间五味杂陈,忍不住搂住自己只有十岁的二儿子哭了起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皇家亲族相会,抱头痛哭,场面是一度十分感人。

边上的几个太监宫女也都悄悄抹眼泪。

兆泰这个净军太监身边站着一个中年太监,年岁三十出头,白白嫩嫩,岁月仿佛不曾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一般,让他看起来同十八不相上下:“大人,儿可是终于将二皇子带来了。”

“带来就好。”兆泰颔首。

身侧的太监叫做兆护,是他早年在宫里选的伶俐小太监,慢慢培养起来的。

原先是打算安排在太子身边,给太子当伴伴,结果不想被陶皇后宫中的陪嫁太监抢了先。

后来皇帝看兆护伶俐,慢慢就安排到了二皇子身边伺候。

本来兆泰以为自己这个干儿子到点了就会随二皇子出长安,到封地里当个藩王的太监总管。

谁知世事无常,太子反了,世家要助皇帝平叛。

那么二皇子的机会不就来了?

到时候只要在太上皇拨乱反正,那么结果也就明朗了。

于是兆泰和兆护就开始动心思了。

上次禅位大典时,二皇子突然出现在太极宫前痛骂应昭,就是兆泰授意,兆护唆使,二皇子这才跑来太极宫前大闹。

目的不言而喻,肯定是给二皇子刷政治资本嘛。

反正一场兵谏,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正在感慨自己悲惨命运的应玄,突然听到大规模的脚步声,不由得内心紧张抬头。

李天赐也诧异转身,看了一眼下方就松了一口气:“不是太子的军队。”

话出口,所有人都紧张的人都松了下来。

“李公!”冲进太极宫的人是萧道成,他身边跟着一千多士兵,“我们击退了太子的全部部曲,他们已经撤出了内宫。”

“好!”应玄大喜的出声,“这位卿家何官何职?这一次朕重重有赏!”

萧道成看到了应玄,连忙拱手道:“参见圣上,某萧道成,并无爵禄亦无官职。”

“这……”应玄有点犯难了。

无官无职之人,如何封赏?要是封高了,只怕世家会不满意啊!

“先生可是出自兰陵萧氏?”二皇子应晏好奇问了一句。

“正是,殿下。”萧道成看到了二皇子,连忙拱手。

这一下应玄就开心了:“原来卿家出自兰陵萧氏。不愧是高门大族所出才俊!那就册为骁果校尉,在朕帐前听用。”

“这……”萧道成也是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骁果校尉,这可是排名前几名的校尉军职。

寻常校尉领兵三千,但是带了骁字的校尉,通常能领五千兵。

可以说,从一个平头百姓,直接变成了中等军官,跨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先生就答应吧。我应氏绝不会亏待任何忠心耿耿之人。”应晏奶声奶气的劝着,但眼底闪烁的辉光,让萧道成看得内心一颤。

这个二皇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萧道成悄悄看李天赐,李天赐颔首示意没问题后,他才接受:“草民惶恐,一时难以自拔。君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哪里哪里。卿家忠心耿耿,朕岂会怪罪。兆泰,去取玉玺来传旨。”

应玄打算这个时候来复辟,只要圣旨一下,就算那个逆子再不爽,也不能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