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刘裕(1 / 2)

 时间回到两天前。

一队骑兵从东宫出发,披星戴月,日月兼程,从沿途驿站要了马匹,终于是在两天时间,狂奔一千二百里,冲到了贺兰山脚的宁夏镇首府银川郡。

此时宁夏将军刘裕,正准备筹划一年一度的秋狩行动。

秋狩,是来自古老的周礼,目的自然是为了在赶在冬天之前,狩猎备好过冬的粮食,顺道练兵。

然而,宁夏镇的秋狩又有所不同,因为宁夏镇的秋狩也叫小范围北伐练兵。

是针对柔然人的定点骚扰。

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如今已经七月上旬快过,北方已经冷下来了些许,草木枯黄,柔然牧民也在准备回归部落,随之部落移动聚居。

这个时候打柔然人,那就是一抓一个准。

并且抢下来的部落,还能拿到大量的牛羊马匹滋补宁夏百姓过冬。

至于柔然人,杀伤而不杀死,驱逐而不收留,以期这群柔然草原的难民,能一步步增加柔然王帐的过冬压力。

总之,总结起来就是太子曾经说的一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就是打草谷嘛?

宁夏镇六千精锐轻骑,那可是个中好手。

结果秋狩随着北来的信使而终断,刘裕看到了太子的命令,第一瞬间是不敢相信。

但是,宁夏镇上的将兵们一个个却兴奋异常。

甚至有一些汉家的贫苦儿郎直接喊出:“陛下圣明!”的口号。

天下苦世家久矣。

没人希望自己一辈子被压着毫无出头之日!

再次确认之后,刘裕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他已经六十了。

要是太子再不起兵,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草原上呆多久。

现在太子起兵,就意味着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南下了。

直到将金陵城内的世家,全部赶出乌衣巷。

他刘寄奴,要回来了!

刘裕怀着激动,让准备打草谷的事宜全部停下,进而勒令所有宁夏百姓入城,将牛羊马匹留下部分过冬食物和种子,剩下的全部制作成军粮。

成为大后方,给他们尊敬的太子做好避险之地。

刘裕很清楚,长安虽好,太子不一定能赢。

作为一个久经战场,打过大大小小几百战役的人,他可以说是从一个小兵,一步步爬上如今的位置。

太子信任他,是因为看好他。

而刘裕也很忠心耿耿,他很感激太子的知遇之恩。

之间的交集,是太子十岁之时,刘裕在长安担任执戟郎中。

两人在大殿上遇见,应昭看他年纪大了点,便好奇问为何他都这么大了,还是执戟郎中。

执戟郎中就和金瓜武士差不多的存在。

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高大英武和帅气逼人。

刘裕很帅,哪怕年纪很大了,依旧很有魅力,是那一种你看了一眼,就会觉得:嗯,比我差点的那种人。

刘裕说,他被顶了偏将军的位置,闹到了兵部,兵部怕事情闹大,就打发了他执戟郎中的位置,给皇帝做仪仗用。

说着,老泪不免纵横。

他是有才能的!

几十年一步步爬上来的老兵,他没有成为兵油子,甚至自费去了很多名家拜师,也指挥过几十场千人以上的战役。

可是……可是……

他是最终还是因为出身的原因,死死被压着。

哪怕他曾经也说,他是汉楚元王之后,也是望族。

甚至将毕生所学,著出《兵法要略》一卷。

不管如何刷名望想要往上爬,世家只说他是刘寄奴。

曾有谢氏大族嘲笑他:“人说寄奴曾住,故而名满一方。我看此地贫贱恶地也,混棍窃盗,以为类同,贻笑大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