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乱世妖僧九字真言(2 / 2)

不明之人,颂他朱棣为名将英豪!</p>

知情之人,视他朱棣为畜生猪狗!</p>

偏偏最可恨的是,满朝文武大多知情,这让他朱棣如何自处?</p>

道衍看后微微一笑,提笔写出了自己的解释。</p>

“京城之地不可久留,燕京一府可为根基!”</p>

“然圣眷不在,根基不稳,人才不存,要之何用?”</p>

轻飘飘两句话,却是如同一道惊雷炸响耳畔,令朱棣豁然开朗!</p>

金陵帝都城,上到父皇下至朝臣,皆对自己心怀不满甚至可以称为仇视,那京城之地自不可久留!</p>

而北平燕京城乃是昔年元大都所在,自然可以作为根基之地。</p>

奈何自己不再是就藩燕京的燕王爷,而是就藩大理的滇郡王,燕京之地与自己无关了!</p>

至于圣眷?</p>

呵,那夜可是险些被父皇当场击杀啊!</p>

至于人才?</p>

张玉、朱能、王真这三个大将,只怕早就死在了诏狱之中。</p>

而丘福那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不知在何地风流快活呢!</p>

自己手中唯一可用之人,唯有眼前这个独臂和尚了,但因为其通缉要犯的身份,不能常伴左右,只能躲在这些寺庙之中,聊以慰藉!</p>

道衍这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朱棣眼下境况之凄惨!</p>

朱老四哪里还敢兴师问罪,急忙放低了姿态提笔问道:“还望大师教我!从此以后,朱棣必以师礼相待!”</p>

道衍闻言神情动容,深深地看了一眼朱棣,凝眉沉思良久,这才提笔写道:“王爷可还记得朱升那九字真言?”</p>

朱升!</p>

九字真言!</p>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p>

正是依靠这条策略,父皇才得以从群雄之中脱颖而出,最终剪灭群雄,夺得天下,成就了一番皇图霸业!</p>

朱棣激动无比地提笔答道,目光灼灼地看向了道衍和尚。</p>

这位经天纬地的妖僧,难道也有九字真言相赠?</p>

只见妖僧道衍洒然一笑,提笔写下了九个大字!</p>

固根基,揽人才,建奇功!</p>

见朱棣面露难色,对此颇为不解,道衍再次提笔洋洋洒洒地论述道:“固根基,燕京之地可为根基,倭国远离中土,鞭长莫及,可为兵源!”</p>

“揽人才,王爷眼下处境堪忧,然困龙出海,鱼跃龙门,可在倭国选贤纳良,打造班底!”</p>

“建奇功,远征倭国务必尽心力尽力,携灭国大胜之势班师回朝,重获圣眷,燕京称王!”</p>

九字真言!</p>

当真是九字真言!</p>

朱棣欣喜若狂地看着这九个字,浑身散发出了冲天霸气!</p>

固根基,揽人才,建奇功!</p>

九字一出,谁与争锋!</p>

朱棣只觉前路一片光明,再无一点隐忧!</p>

只等踏平倭国、大胜还朝之时,便是他朱棣真正扬名天下、鱼跃龙门之际!</p>

朱老四提笔写下最后一语,随即起身,郑重无必地对其行礼。</p>

道衍见状大吃一惊,看过纸条之后却是立马会意。</p>

“先生可愿随我远征倭国?”</p>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p>

朱棣见后大喜过望,但下一秒笑容却是凝固了。</p>

“王爷可先行出海,小僧还有一事要做,做完便会前来追随!”</p>

朱棣深深地看了一眼道衍和尚,点头应允。</p>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妖僧准备做什么事情,但从他身上那惊天杀意可知,这件事情并非什么好事!</p>

【作者题外话】:乱世妖僧要出手反击了,兄弟们投票票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