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皇子守国门(2 / 2)

国之尊严!</p>

这四个字,似有千钧之重,压得二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惶然不能言语。</p>

二人本想打定算盘,无论这个小王八蛋问出什么问题,都拒绝回答,一句不知道了事儿,但是这个问题涉及江山社稷,那可就真不一样了!</p>

于太祖爷而言,虽然他是一代开国大帝,虽然他是一位铁血帝皇,但他毕竟布衣出身,文化底蕴有限,思想局限于出身,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p>

于太子爷而言,虽然他自幼跟随大儒学习儒家圣言,虽然他是蜚声宇内的谦谦君子,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圣贤大拿,亦不是真正的先秦君子,并且局限于这个时代。</p>

嗯,杜安道就暂且不提了,一个死忠太祖爷的死太监罢了,还是武功超高的那种!</p>

御书房内,唯有两世为人的朱雄英,才能深刻体会得到,何为“国之尊严”!</p>

毕竟,千年之后的华夏大地,饱经战火洗礼,华夏子民,饱受屈辱沦丧!</p>

那是一段异常沉重且艰难的岁月,沉重到一旦想起便令人怒火中烧,艰难到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这才换取了华夏民族顽强地屹立于世界之东!</p>

当他们用铁拳打跑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贼寇后,他们有资格站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告诉整个世界,何为国之尊严!</p>

眼见二人凝眉不语,朱雄英自顾自地开口道:“在孙臣看来,或许这国之尊严,是不称臣!是不纳贡!是不割地!是不和亲!是皇子守国门!是君王死社稷!”</p>

不纳贡!</p>

不割地!</p>

不和亲!</p>

皇子守国门!</p>

君王死社稷!</p>

此话一出,全场无声。</p>

太子爷双目血红,难以自抑。</p>

太祖爷豁然动容,青筋暴起!</p>

这等惊世之语,从一少年郎口中道出,却如同一道惊雷炸响耳畔,振聋发聩!</p>

闻听此言,似有莫名神力,令人瞬间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脊梁!</p>

“远的不说,那北宋真宗皇帝,为免百姓经受战乱之苦,忍痛立下澶渊之盟,每年送与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换得百年安宁时光!”</p>

“看似兄弟之国,两国邦交友好,实则弱己强敌,以致三朝忘战去兵,武备皆废,沉湎于安逸享乐,最终为金国所破!”</p>

“南宋高宗皇帝更是就此割地纳贡,向金朝上表称臣,一次称臣,二次称叔,三次称伯,岁币升为银绢三十万两匹,军钱三百万贯与金,举国之力奉养外夷,以换取偏安一隅,醉生梦死,此举是为丧权辱国,谈何国之尊严?”</p>

天水宋朝,虽然灿烂辉煌,却也羸弱可欺,这是不争的事实!</p>

“称臣,纳贡,割地,和亲……如此一来,只会使得敌国实力越来越强,而己国国力越发衰弱!因为民心丧了,因为尊严丢了,因为国家……要灭亡了!”</p>

“故而国之尊严,不容亵渎!国之尊严,不容践踏!国之尊严,不然侵犯!”</p>

“即便战之最后一人,我泱泱华夏,巍巍大明,也绝对不会称臣纳贡,割地和亲,屈辱求全!”</p>

</p>

“英儿虽是大明皇长孙,却也是华夏男儿,为何不能随军出征,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捍卫我大明国之尊严?”</p>

“英儿想要用手中之利器,告诉那环伺的群狼,大明不可辱!大明不可敌!大明不可犯!”</p>

“凡日月所照之地,皆是我大明疆土!明犯我大明天威者,无论何人,无论何地,虽远必诛之!”</p>

太祖爷:“!!!”</p>

太子爷:“!!!”</p>

如若这等惊世之语,出自那些个朝臣,亦或是出自那些个皇子口中,远远不会令他们如此震撼!</p>

但是,它偏偏出自眼前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之口,这巨大的反差实在是震撼人心,令二人久久说不出话来!</p>

【作者题外话】:名场面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