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不给钱是什么意思(1 / 2)

 宋礼、白英、陈瑄、叶宗行四位专家来了之后,朱雄英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带着四位专家翻山越岭,耗费了小半个月实地勘察徐州段漕运水系分布。</p>

一来是因为朝廷征调的杂泛差役与刑徒尚未抵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人治理个锤子水患,朱雄英也不可能自己动手挖沟吧?</p>

大明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p>

刑徒顾名思义就是被剥夺了自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罪犯。这些人按国家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被发配到施工地点,然后就开始终年无休的劳作。</p>

所有最艰苦、最危险的任务都是由刑徒参与建设,像长城这种在崇山峻岭间的高强度工作,往往会导致大量刑徒丧生,但无人会心疼这些罪犯死囚的性命。</p>

与应付徭役的征夫百姓相比,刑徒无疑更加高效、专业,因此成为历朝历代修建超级工程的最佳人选。</p>

二来则是纸上谈兵终不可为,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p>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p>

虽然宋礼等四位皆是有着丰富治水经验的水利专家,但对于徐州段漕运而言,四人也是两眼一抹黑,并无多少了解。</p>

故而这半个月的实地勘察乃是必不可少之举,至少经过这次勘察,朱雄英发现了那副水系分布图上的不少疏漏,当即更正了过来。</p>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

别看这些疏漏不大,将来却很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漏洞,致使数年的努力尽皆付诸东流。</p>

短短半个月的相处,宋礼四人已经对这位太孙殿下佩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p>

此子不但学识渊博,才华惊人,还很难得的拥有一颗求真务实之心,从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p>

明明贵为太孙之尊,国之储君,却与自己等人一样身着粗衣麻鞋,一同风餐露宿,一路翻山越岭,淌水过河,吃了大半月的苦,却从不叫苦喊累。</p>

仅是这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就不知超出那些同辈多少。</p>

如此一来,五人返回驻地之后,便依据“束水攻沙法”提出来各自的意见与看法,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施工计划。</p>

</p>

但正当计划确定,徭役与刑徒抵达,朱雄英准备动工时,工部尚书茹瑺却是命人传来了消息,气得他这位皇太孙大骂不已。</p>

茹瑺身为此次治水大业中身份最高的二号人物,自然是被朱雄英一脚踢去主持赈灾济民,并且筹措钱粮去了。</p>

但是朱某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太祖爷亲口夸赞的贤才干吏,竟会如此不堪,面对那些个富商巨贾,却是一筹莫展。</p>

小半个月都过去了,一毛钱没筹措到,反倒是向自己发来了求援信!</p>

你娘咧!</p>

你好歹也是位正二品的工部尚书,你得支棱起来啊!</p>

呸,啥也不是!</p>

徐州段漕运已经瘫痪,朝廷从各地征集的粮食还在陆路上,而徐州邻近州府的粮食又被悉数拿去赈灾济民了。</p>

朱雄英现在别说下令动工,连他娘的饭都快吃不饱了!</p>

谁会饿着肚子给你干苦力啊?</p>

别说那些原本就是应付徭役的百姓征夫,就连刑徒都不会做出这种蠢事。</p>

万般无奈之下,朱雄英只得任命宋礼为治水项目副经理,带着其余三杰依照计划动工,自己则动身赶去徐州府城,亲自问那些富商巨贾拿钱要粮!</p>

呵,不给钱是什么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