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下西洋(2 / 2)

不过这杜钦讲的都是大实话,不少朝臣都暗自点头赞同。</p>

大明四方初定,且接连爆发天灾,军民早就疲敝不堪,此刻若是水师舰队远行西洋,只怕会引起民愤民怨啊!</p>

毕竟此去西洋,可并非是一件易事,光是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好几年。</p>

而且这支靡费了朝廷无数钱粮的船队,带着大明特产的丝绸陶瓷,带着大明数万儿郎将士,一旦离开海岸挥别故土,自此便是将身家性命俱都寄在了海图之上,在茫茫大海之上孤独前行。</p>

只要出现任何一个错误和疏忽,对于这数万人而言,都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p>

如得不到淡水补充,如船上爆发疾病,如偏离航线海图……</p>

下西洋,需要提前筹备,需要未雨绸缪,而非一时兴起,热心来潮,便可下定决心。</p>

何况大明眼下正在修生养息,发展民生,的确不宜在此刻出海远行,巡曵异域!</p>

太祖爷闻言亦是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了爱孙。</p>

真正想要下西洋之人,恐怕是自己这个好圣孙吧?</p>

朱雄英察觉到了老爷子的目光,也不敢再继续看戏,施施然地走了出来,对着杜钦反驳道:“为何不下西洋?而今大明物阜民丰,国库充盈,此刻不下西洋更待何时?”</p>

“至于北疆鞑子与南疆土酋,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北疆都快被朱寿将军打成筛子了,南疆更是无须忧虑,飞球军已然成型,正在接受训练,大军不日便可出兵南疆,踏平整个中南半岛!”</p>

“杜大人,小农思想要不得啊,你总想要将钱粮囤积起来以备不测,却是未曾想过我大明也会因此错过很多趁势腾飞的大好机会,比如说现在!”</p>

给事中杜钦一向以直谏敢言闻名朝野,但他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从思想上而言还是华夏民族一直以来的小农思想。</p>

一不懂经济流通的重要性,二不知大明帝国走上海洋强国的重要性,本着单纯可爱的小农思想,建议皇上发展民生,这本就无可厚非。</p>

但朱雄英已经等不及了,他迫切地想要让大明水师杀到美洲去,带回那里特产的辣椒、烟草、土豆等农作物。</p>

嗯,还有美洲黑人,有着一把子好气力,是个拓荒开垦的小能手!</p>

太祖爷闻言却是依旧迟疑不决,毕竟此事涉及太深,牵扯太广,稍有不慎便会动摇民心。</p>

试想一下若这船队一去不复回,数万儿郎就此葬身鱼腹,那对大明的打击而言,将会是沉重且致命的!</p>

“皇爷爷,诸位大人,难道你们忘了悬挂在御书房中的那副《山河社稷图》吗?”</p>

“西方列强正在全力造船练军,已经开始出海远行,掠夺他国,壮大几身,如同滚雪球一般愈发强大,谁能保证他们的坚船利炮不会打到我大明海域来?”</p>

“海上巨利诸位有目共睹,神器甘薯便是出自海外,仅是海外藩国最普通的作物!”</p>

“或许诸位臣工都已经见识过了,水师舰队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但那不过仅是冰山一角罢了!”</p>

“大明欲要富国强兵,必从海洋入手,绝不可置海洋于不顾!”</p>

“因为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一旦西方列强夺得南洋,攫取财富壮大己身,削弱我国,那大明岂非是成了他人口中的鱼腩,被一点一滴蚕食鲸吞?”</p>

“大明因先前的海禁国策,已经落后于西方列强数十年,此刻若是再不奋起直追,掠夺海上财富壮大己身,只怕我大明会被分而食之啊!”</p>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远的不说,那神圣罗马帝国与我大明帝国之间,仅是隔着一个蒙古帝国,其麾下的十字军早就开始东征,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诸位臣工难道就无一点危机感吗?”</p>

太祖爷:“!!!”</p>

满朝文武:“!!!”</p>

神圣罗马帝国!</p>

十字军东征!</p>

鸡犬不留!</p>